陈桂明:南城的土地存量不多 今后只能走科技这条路
“南城的土地基本用光了,今后的发展,只能走科技这条路”,在昨日的调研中,南城街道党委书记陈桂明介绍说,南城如今有两三百个楼盘,去年其交易量占了全市总量的1/4,今年上半年,占了总量的17%。经过多年的开发,南城的土地存量不多。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南城的一些大型企业也已经风光不再。陈桂明透露说,除了已经搬走的诺基亚,雀巢因为环保问题也准备搬迁,此外,华坚集团也因为用工成本等问题酝酿产业转移。“不是
东莞的环境差了,而是别人的环境变好了,”他说,面对竞争,
东莞必须奋起直追。
对此,陈桂明介绍说,根据调研,南城的第三产业占了总量的81%,创新驱动将是未来南城发展的着力点。目前,南城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6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在全市排在前列。
陈桂明也谈到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说,目前,关于工业用地的厂房或办公楼能否进行产权分割问题,国家尚未有法律法规做出明确规定。以天安数码城为例,本身是工业用地,不能分割确权。在去年土地审批时,分割确权被禁止,这对天安的招商带来很大影响。
而对比起来,广州、深圳等地同样情况都可以办证。他希望这方面东莞的政策能更灵活,“现在天安有7家公司准备上市,如果这一政策能明确,那么一年以内可能有10家上市。”
回应:市里正在研究政策
对此,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美良回应说,对于产权分割、突破的问题,市里正在研究政策。他也肯定,如果能将园区整栋、层、套产权进行分割转让,这对科技孵化器来说是很有效的。他表示,相关政策已经经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正在修改完善。
科技创新企业扎堆园区产值超30亿元 南城谋建东莞创新核
7月15日,东莞南城街道的天安数码城天马创业营,总经理冯海涛和10多个项目团队挤在同一个办公室。外面稍大一点的空间里也集聚了30多个项目团队,往往一个办公格位就代表一个项目在运营。冯海涛说,创业营将帮助创客实现创业梦想。
天马创业营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南城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一扇窗口。
南城是东莞中心区,2014年南城辖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达78%,预计今年将达到80%。南城第三产业又以科技企业、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科技企业贡献的比重较高。2011年开始,南城通过政府企业联动工作机制,以科技南城政策为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科技园区建设,全力打造科技载体。目前已建设了天安数码城、高盛科技园、联科国际信息产业园等一批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和成果转化基地。南城现有的6个科技园区已聚集科技型企业近1000家,科技型人才13000多人,园区产值已超30亿元,税收近2亿元。
南城在短时间内成功承接和吸引了一批以高端电子信息、数控一代、软件设计、物联网应用、现代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科技产业以及人才培训、检测服务等科技服务业集聚,不少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企业落户南城。南城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69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16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据不完全统计,南城辖区科技企业已接近1500家,相当于每1平方公里就有25家科技企业。科技企业密度、孵化器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市前列。
南城街道党委书记陈桂明说,在东莞区域创新体系中,南城要做其中一个重要“创新核”,不仅能承接科技企业,还能辐射周边镇区乃至全市和珠三角。他认为,南城能与松山湖形成良性互补互动关系,特别是南城在服务配套上有自己的优势。如目前全市有20多家金融机构或东莞总部落户南城,去年南城辖区存款余额接近全市五分之一,增速高于全市约10个百分点。他说,南城将在科技创新的应用、维护、服务、培训等多个环节形成创新驱动的“南城特色”。
■对话南城街道党委书记陈桂明:
从初创企业中培育顶天立地“小巨人”
记者:南城是否计划将科技孵化器、金融风投和创客相结合,打造创客集聚区?
陈桂明:今年我们计划组建休闲创客街区,为创客提供以咖啡馆为载体,集创业者、创业导师团、天使投资机构、企业服务机构于一体的交流、服务、合作平台。
我们还将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创新、创业。
首先将通过简化登记手续,完善服务模式,为创业者在工商注册、缴税等环节提供便利,降低创业成本和门槛,让创业者的奇思妙想与市场需求充分对接,从铺天盖
地的初创企业中培育顶天立地的“小巨人”。
其次是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机制。目前全区1000多家科技企业,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
从这些企业的项目创意开始,到实现创意,再从创意产品到形成商业模式,是两个飞跃,每一个飞跃都不容易。
在培育小微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客观看待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失败”,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理念,从延长免租期、补贴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宽容失败的补偿机制,为辖区小微企业发展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空间。
记者:南城如何利用好金融中心这一优势服务创新驱动?
陈桂明:目前南城已有各类金融机构252家,各类大型金融机构区域总部汇集南城,是东莞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
我们要继续巩固和提升金融中心地位。首先是创造更优越的环境,特别是发挥好在建的总部基地和国际商务区的吸引作用,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在南城设立总部。第二是进一步做好民间金融街的招商引资工作。第三是积极发挥金融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金融新业态,推动金融资本投向实体经济,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在金融、科技、产业“三融合”方面,我们将探索成立南城政府引导资金,利用辖区众多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街等融资平台,撬动民间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同时,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三方联席会议制度,探索推出科技信用互助等新型科技金融产品,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走读
“背包客”获50万元天使投资
在南城天安数码城有一幅“全产业链孵化和定制服务”的流程图。这里的400多家在孵企业从创业苗圃阶段开始聚集,经历孵化器、加速器阶段,最终向上市融资的“参天大树”发展。天马创业营正是一家为创业苗圃阶段企业提供创业导师、天使投资和公共配套服务的园中园孵化器。这里聚集的许多项目还仅仅是创客的想法,但总经理冯海涛相信,其中一定有能长成“参天大树”的企业。
让创业更容易成功
7月15日,冯海涛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项目书。这是一位“创客”的新产品设计书。这样的文件,冯海涛几乎每天都会收到若干份。
天马创业营是天安数码城的园中园,为创客提供创业支持服务。这家于7月中旬正式开始运作的平台,已经引进了10多个服务平台,40多个项目。冯海峰说,这40多个项目已经注册为企业,正在进一步发展。此外,这里还有几乎同样数量的处在初创阶段的创客项目小团队。
冯海峰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来自安徽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背着包就来找冯海峰,此外他拥有的就是一批专利发明。“他的专利技术可以制造一款能够变色的包,正在寻找外观设计和生产商。来这里两个月就获得了50万元的天使投资。”
一些成熟的项目,天马创业营会以物业或资金入股。比如有一个项目通过设计开发智能模块,将传统家用电器升级为智能家电,还开发了能通过手机APP控制的智能插座。“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第一轮产品众筹,即将进入第二轮众筹。”冯海峰很看好这些项目。冯海峰对于成熟的项目有自己的定义:一是能自食其力,二是能融资,三是可能被收购。企业项目做到任何一点,都可以从创业营毕业。
冯海峰强说,要给这些创业项目最大的创业空间,多一些支持,少一些禁锢。“创业营就是为了让创业更容易成功。”
“三融合”示范区落户水濂山
在水濂山大道环莞快速出口附近,30多栋三四层高的外表时髦小楼有规律的散落在一片空地上,这就是联科国际信息产业园。
7月15日下午,冒着酷暑,许多工人正忙着给这些楼宇进行装修。广东中天联科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万军告诉记者,产业园首期将引进近百家中小科技企业及企业总部,目前已经引进了30余家,其中不乏碧水源、沃杰森等知名企业。
整个联科国际信息产业园占地300亩,将建设近100座独立的小楼及小量大体量的独栋,引进超过300家中小科技企业总部,园区将打造为中小科技企业总部基地。黄万军说:“园区将以信息产业、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等为主导发展,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着力打造为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示范性科技园区。”
园区搭建五大服务平台,第一就是投融资服务平台。黄万军说:“中小科技企业在争取银行贷款方面并没有优势,但是企业发展又十分需要资金。投融资服务平台就能为入驻的企业解决资金的困难。”除了中天联科自己的创投基金外,园区还和银行、风投、小贷公司等达成了合作。
其次是科技服务平台,黄万军说:“很多中小科技企业在发展中都会遇到技术上的瓶颈,科技服务平台有助于企业突破这个瓶颈。”清华工研院与南城区合作,成立的清研科技公共服务中心就落户在园区,用清华大学的科技资源作为园区企业的科技智囊,并设立了创业导师团队,由近50位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和园区企业形成对接,直接促进园区的创新创业。
园区还设立了政务服务平台,园区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资源都整合到园区方便企业,从企业进园的注册成立、报批手续、财税方面等相关的手续业务的办理,包括企业做一些认证、检测、评定、专利申报等,都可以由园区统一协助企业办理。此外,园区也搭建了信息化和人才服务平台。(来源:东莞阳光网综合)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