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的消费热情开始向旧城回归,旧城街巷聚集了不少人气,淡出大众视野的车水马龙情景重现。不过,除了主街道之外,更多街巷的萧条态势并未改变。处于旧城中心位置的和平路,寄予“和平安定”之意,虽然历经风霜,但是风骨未变,如今的境况,有如初始涵义,即使是平平淡淡,但是这样的感觉为人所眷恋,为人所期盼。
东莞和平路,位于莞城的旧城片区。和平路原名元宝街,又名嫁妆街,俗称薯油街。东北起中山路,西至中兴路与大西路交叉口,上世纪三十年代茱萸街、豆豉街及元宝街合并,并拓宽成为和平路。和平路取和平安定之意,是因为当时军阀混战稍缓,便将原街道改为此名,充满了追求和平的愿望,这里便形成了一条长约208米、宽约6.5米的街道。
莞城有多条道路被赋予了时代色彩,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包括和平路、解放路、振华路、中山路、中兴路、维新路等。和平路意在盼望军阀混战结束,回归到和平年代;解放路是为了纪念解放军入城解放莞城;中山路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振华路有振兴中华的涵义。反映时代变迁而命名的街道,脉络相传,只有追溯岁月,回到过去,才能解读一段段深刻且悠长的历史。
振华路、大西路作为旧城的主街道,和平路与大西路、中兴路交汇。大西路为旧城昔日的繁华商业街,随着旧城人流的外迁,大西路的商业出现衰落,近年来掀起了回旧城淘宝的热潮,大西路逐渐受到关注,重现了一度遗忘的兴旺。旧城衰落的趋势已成现实,虽然人气有所聚集,但是集中在主街道,像和平路、维新路、中兴路等分街道依然显得冷清。
和平路并没有成为城市的主道路,这与东莞特定的历史原因是紧密关联的。莞城一直是东莞的中心,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东莞,旧城无法进行扩容发展,因而和平路等街巷只能维持现状,衰败之势日渐加剧。和平路两旁建筑多为两层以上砖混结构楼房,聚安米机、同善堂曾在此路经营,如今已是时过境迁,不复存在,痕迹再也难寻觅。
与大西路的海味药材批发、中兴路的食品饮料批发等相比,和平路的商业特色并不明显,这里集中的商业更为多元化,既有日用品、食品饮料批发,也有五金店、供奉用品等店铺,商业氛围不够浓郁,反而营造了很好的宜居环境。虽然店铺不少,但是很多店铺处于不定时营业的休闲状态。在这里,经常可见老人家坐在屋檐下,谈笑风生,不时可见古法美容“绞脸”摊位。20多年,档主坚守着这门古老的美容手艺,始终留在和平路,留下和平路与青春交集的岁月。
和平路的清静已成风景。虽然地处旧城中心,和平路却保持了难得的清静,没有人流的络绎不绝,没有商业的车水马龙,这里让人找到一份独特的感觉,在平平淡淡当中,感悟过去,体味现在,找到岁月掠过留下的温存。(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