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湖产业园30万锭棉纺示范项目一号厂房将于明年4月投产试运营
7月的南疆,高温如火。在第三师41团草湖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内,施工场面热火朝天,现场工人正在赶工期:按照计划,首期一首期30万锭棉纺示范项目一号厂房将于明年4月投产试运营,而到明年11月份,4个厂房将全面投产。该项目从“降世”那一天起就引人瞩目。到2018年,产业规模达到棉纺100万锭,产业园实现产值111.6亿元;到2023年,产业规模达到棉纺200万锭,实现产值256.8亿元。这在南疆无疑是个“巨无霸”项目,放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也会是个“大块头”。
一年前的广东援疆,开始了新课题下的思考与破局。
“举广东省之力,以兵团草湖产业园为重点,着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的战略布局。”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去年6月的南疆之行,后来被认为草湖产业园诞生的发端。
历经365个日夜规划、谈判、统筹之后,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首期30万锭棉纺示范项目一号厂房破土动工,完成“七通一平”,推动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东莞援疆交上了如此答卷。
草湖纺织服装产业园到底有多大的分量?师市援疆办副主任张建疆做了一个形象比喻:草湖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将产生超200亿元的GDP,而整个师市去年GDP才近百亿。
一个草湖的问世,就等同于再造一个师市。一个项目就改变了第三师的产业命运。她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草湖一年问世是如何做到的?作为项目援疆最为重要的注脚,他的意义何在?带着上述问题,东莞阳光网记者深入师市援疆工作队、进入项目工地,探访草湖纺织服装产业园问世的前前后后。
降世前夜:
草湖项目 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今年5月中旬,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南疆视察后的第三天,草湖产业园这个被称之为广东援疆“一号工程”就破土开建,这距离去年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考察草湖产业园还不到一年。
7月17日,草湖产业园一号厂房已由破土动工、“七通一平”步入到了打桩建房阶段。这个推进速度在当地颇为罕见。
项目突飞猛进的背后,看似轻松,或许也是草湖产业园难度最大的一步。
置身于一年前的喀什地区,“草湖决策”虽已论定,却全然不是今天这副样子。喀什,这个“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丝绸之路重镇,虽以丝绸闻名,这么多年来却以种植业、农牧业为主业,连10万锭棉纺项目都“凤毛麟角”,更何况是200万锭?
草湖产业园能否成为“广东产业援疆最大亮点”?一年之前,正考验着东莞援建智慧和援疆水平。
万事开头难,杂音也在所难免。草湖产业园会不会是一个“雷声大、雨点小、走过场”的项目,当时有一些人在怀疑,认为草湖产业园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多的认为,“把已有援建项目做好就可以了。”
不同的声音还出现在商界。东莞援疆干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商务局副局长叶庆辉表示,由于产业园地处祖国边陲的南疆,交通运输、销售范围等条件优势暂时尚不突出,一些民营企业商讨参与投资时,就曾被直接拒绝过。 落实项目:
多次游说粤企进疆投资开厂
“不争论”、“干了再说”,成为东莞援疆干部面对草湖产业园的行事准则。
从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做出决定之日起,短短数月间,东莞援疆工作队数十次往返于喀什与草湖之间,一路调研,反复论证。广东援疆干部、第三师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41团副政委覃春介绍道,“这不仅仅是一项政治任务,实际上顺应了师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现在要做的是让项目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有机结合。”
这个说法,与另一位援疆干部、喀什开发区兵团分区招商局副局长胡平完全吻合。他专门做了一份上万字的可行性报告分析,陈述利弊,得出了“长期来看,利远远大于弊”的论断。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田建荣也为东莞援疆干部打气:不要再讨论项目行不行的问题,而是要讨论怎么干的问题!
由兵团三师党委常委、副师长、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黄少峰告诉记者,随后,三师各重要会议都明确提出:师市要拿出诚意,“先把自己的态度亮明,拿出与广东企业合作的诚意。”
不久,在东莞援疆干部的推动下,商界的态度也有大的改观。叶庆辉说,通过向企业家耐心介绍分析南疆地处“一带一路”核心位置、原材料优势、各类优惠政策、电商销售前景等情况,并鼓励他们来南疆实地考察调研,使他们从“拒绝”到“过来看看”变成了“完全认同”。
“直到今年春节后,大家形成了共识,要把草湖产业园建好。”黄少峰说。
决策前瞻:
从高层破题、到项目破土、再到发展破局
覃春说,今年1月,师市正式成立项目协调服务领导小组,由黄少峰率领任筹建办主任,全面负责广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及运营等工作。至此,筹建工作责任到人、到户。
草湖产业园到底有多大的分量?师市援疆办副主任张建疆做了一个形象比喻:草湖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将产生超200亿元的GDP,而整个师市去年GDP才近百亿。
一个草湖的问世,就等同于再造一个师市。一个项目就改变了第三师的产业命运。
GDP之外,草湖产业园将带动5万名就业,真正发挥出“稳定器”的重要作用。
从高层破题、到项目破土、再到发展破局……一年后的今天,验证了当初草湖决策的前瞻。这个项目也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肯定。
黄少峰说,破土动工只是开始,只是第一步。草湖产业园要努力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先进的纺织业基地、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广东对口援疆的标杆项目。
项目援疆:
东莞五年援疆项目超150个
草湖产业园只是东莞项目援疆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10年至2015年共完成援疆项目150余个,其中去年和今年援建项目都是30个。目前图木舒克市工业园已形成以前海纺织、天华纺织为主的50万锭纺织产业园;以中广核、阿特斯为主的100兆瓦光伏发电基地,以叶河源果业、疆南牧业为龙头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据了解,东莞还利用援建资金打造了“一区两园”(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草湖产业园、图木舒克市工业园)三大产业发展平台。
今年援疆工作队投入援疆资金5.45亿元,建设项目30个,重点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覆盖图木舒克市、兵团分区和11个团场。
为确保2015年对口援疆项目顺利开工、如期建设,项目组冒着可能出现的沙尘暴、高温酷暑、冰雪、冰雹甚至地震的极端恶劣天气和暴恐危险,每个月都要联合师援疆办、前方指挥部计财处对援疆项目进行定期督查、不定期暗访抽查。对今年的援疆项目全面督查一次至少要5天时间,行程2000多公里。
东莞援疆队还创造了 “双责任人”管理制度,并在今年首次实行援疆项目“双责任人”管理制度,每一个援疆项目由工作队明确一名援疆干部为项目责任人,由三师援疆办明确一名负责基建的副团长为项目责任人。
每一个援疆干部作为工作队项目的直接责任人,要及时与团场项目责任人联系,实时跟进项目进展情况,开展项目督查,要求团场各项目单位每月月初及中旬上报本单位各项目现场施工照片及项目进度情况说明,项目组协调援疆办对未按时上报的单位及进度缓慢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遇到困难的单位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完成。(记者 温龚锋 )(来源:东莞阳光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