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府与招商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东莞与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蛇口工业区”)共同开发长安新区,将长安新区打造成珠三角战略功能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国际化滨海新城,促进长安新区融入广东自贸区。
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的见证下,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和招商局集团总经理李晓鹏代表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副市长鲁修禄和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总经理杨天平签署《关于共同开发东莞市长安新区的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合作框架协议》)。市委秘书长黄少文、市政府秘书长邓浩全参加仪式。
建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招商局集团)是我国近代首家民族工商企业,现为国家驻港大型企业集团,主营交通运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与服务,金融投资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三大核心产业,形成了全球业务网络布局,在海内外工商界具有广泛影响。
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与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合作以落实“一带一路”、广东自贸区、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促进城市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主题,加强经济资源、产业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的优势集成与互补,创新突破,共同促进东莞市加快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推动招商局集团在东莞市做大做强,做好做优。
在合作内容上,双方将发挥各自综合优势,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新并深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交通运营(港口物流)、创新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全面战略合作。
在合作机制上,双方建立高层会商制度,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高层联席会议,研究双方合作重大事宜,达成战略性共识,指导和推动双方的全面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长安新区
在《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东莞市与蛇口工业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以落实“一带一路”、广东自贸区、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促进城市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主题,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改革创新、示范带动的原则,把东莞市长安新区打造成珠三角战略功能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国际化滨海新城,促进长安新区融入自贸区,承接自贸区产业、发展海洋经济产业,打造以海洋工程为代表的产学研示范基地,推动东莞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双方明确以长安新区20.36平方公里范围为合作标的,共同开展合作标的的开发和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
争取获市最高规划行政审批授权
根据协议,为促进长安新区加速融入广东自贸区,实现进一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东莞市与蛇口工业区将积极争取促使长安新区获得东莞市最高的规划行政审批授权。双方共同探讨长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的架构,促进长安新区行政管理高效化,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自由高效的营商环境。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成立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36年来,蛇口工业区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探索和试验,被誉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希望之窗”、改革的“试管”、开放的“窗口”,“中国城市改革的先行者”,现已发展成为产业结构高端、配套设施完备、宜居宜业的国际化滨海城区。
■新区揭秘
长安新区临近前海自贸区
承载东莞转型升级新增长极使命
相比松山湖(生态园)、虎门港,长安新区较为神秘。长安新区有哪些优势?对东莞意味着什么?
据介绍,长安新区于2008年筹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正式成立管委会,2012年成立党工委,2014年12月与长安镇政府合署办公,长安新区规划面积20.36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2.01平方公里,滩涂面积8.35平方公里,是目前东莞乃至珠江口湾区唯一的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处女地。
对东莞而言,临近前海的长安新区,承载着东莞转型升级的新的增长极的重要使命。
珠三角东部经济走廊几何中心
长安新区地处珠三角东部经济走廊、交椅湾区域的几何中心,是古海上丝绸之路交椅湾港所在之地,西望南沙,南接深圳,临近前海(20分钟可达),毗邻香港,直面南海,区域位置优越。也是珠江口湾区的黄金咽喉之地,由珠江航道进入交椅湾的第一个城市节点,坐拥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城市群的产业基础。
长安新区具有优越的区域交通优势,一小时交通圈内,形成了“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城市轻轨”的复合交通条件。
打造东莞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标杆
长安新区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椅湾港所在地,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节点,临近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从长安新区出发,高速公路第二出口即到前海蛇口;与南沙自贸区隔江相望,同时,长安新区也是东莞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区域,承载着东莞转型升级的新的增长极的重要使命,成长空间巨大。
基于长安新区突出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稀缺的土地资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区的规划和建设,市委书记徐建华、市长袁宝成等市领导多次专门组织会议,研究新区发展问题。
徐建华明确指出,必须深化对现阶段长安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地位作用的认识,既要把新区作为东莞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新引擎,更要放到新一轮开放型格局、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和区域竞争的高度上去谋划。袁宝成指出,要将长安新区打造成为东莞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同时,市委、市政府要求将长安新区打造成为东莞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的标杆,实施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的开发建设。必须借鉴全国拥有最先进规划建设和填海经验地区的经验,敢于树立赶超意识,把新区打造成为东莞承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业和深圳优质产业辐射的最有竞争力的载体。
深蓝梦·国际湾区·江海明珠
对于长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科学谋划、从容发展”的建设要求,目前,已经完成的、指导长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全面性的规划主要有两个:
一是《东莞市虎门港长安港区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规划期限至2016年。二是《东莞市长安新区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崛起”的发展战略,2009年,明确了长安新区“滨海新城”的总体定位,并以此开展了《总体规划》的编制,形成了“深蓝梦·国际湾区·江海明珠”的总体发展方向,提出了四大产业目标:一是海洋产业集聚中心。二是海洋文化体验名城。三是海洋生态国际湾区。四是和谐幸福宜居城市。(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