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改革精神破解“深莞惠经济圈建设”发展难题
近日,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在东莞举行,这是河源、汕尾加入深莞惠经济圈后召开的第一次五市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会议审议通过《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深莞惠中心城区之间、中心城区与主要组团间1小时互通,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港澳之间2小时互通。
一直以来,深莞惠一体化更多考虑的是实现“圈内”的资源共享,着力于推动深莞惠三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从第一次联席会议至今,深莞惠一体化进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而随着今后汕尾、河源两市的加入,无疑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整合资源,进一步携手推动深莞惠经济圈建设。
2009年2月27日、5月16日、9月24日三市党政领导分别聚首深圳、东莞和惠州,就如何推进深莞惠一体化进行探讨,签订一系列的框架协议,标志着深莞惠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开始。多年以来,深莞惠经济圈加快融合,优势互补,其一体化进程成为近年来珠江口东岸经济腾飞的动力之源。
这其中,交通一体化首当其冲。早在2012年,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曾评价,三地合作已从破除地域观念转向全面纵深的发展新阶段,初步形成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整体融合、充分发展的区域合作态势。以交通一体化为依托,将产业布局和社会公共服务纳入一体化实践,逐渐成为三地共识。而在卓有成效的同时,也有问题隐现。在今年的东莞市“两会”上,有近10份提(议)案涉及到莞东南部与惠深交通衔接,其中不乏提了多年一直未能解决的老问题。因此,此次获得通过的《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颇受关注。按照这一规划,今后无论是“三纵四横”综合运输通道,还是“九纵八横九联”高速公路网,势必会让三市联系更紧密,将来倚靠这些路网,也可让东莞更多镇街融入3+2都市圈,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区域竞合,推动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徐建华表示,要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合作发展中的难题。东莞将主动在相关改革项目中先行探索,力争率先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为深莞惠经济圈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可以说,在各市合作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受到权力边界的束缚、利益壁垒的分野,以邻为壑,各自为政,让美好的愿望无法从纸面走向现实。这就势必要求挑战传统的治理模式,尤其是在关键环节进行突破,不仅是表面的显性融合,也要拔出根深蒂固的隐形障碍,让一体化建设“形神合一”。
从目前来看,共同构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规划提出,到2020年,深莞惠经济圈将打造成为亚太地区最开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随着交通的畅达,城际合作将更加紧密,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将指日可待。而新成员的加入,也让3+2都市圈备受期待,这群抱团结成命运共同体的兄弟城市,无疑将在未来连成一条闪亮的城市纽带,熠熠生辉。(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