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东莞港三期集装箱码头,长鸣汽笛声中“新海通21号”远洋货轮缓缓离港。甲板上堆叠如山的集装箱内,满载着1.5万立方米中纤板建材,将穿越印度洋直抵阿尔及利亚贝尼萨港。这条新开辟的直航航线,标志着东莞港正式打通非洲建材物流大动脉,将中非贸易航程缩短12天。
建材直航破解贸易痛点
在货轮申报舱单上,东莞铭林木业的标签格外醒目。“过去需经新加坡中转,货损率超5%。”企业外贸经理陈志强抚摸着集装箱感叹。阿尔及利亚建筑市场年增速达8%,但对建材防潮要求严苛。直航航线实现全程控温控湿,确保中纤板含水率稳定在8%以内。东莞港务集团操作部经理算过细账:每立方米物流成本降低37美元,年输非货物量预计突破20万立方米。
枢纽升级重构海陆版图
码头调度中心的大屏上,新航线被标注为“AFR-21”。这条深蓝色弧线串联起东莞制造与非洲建设的供需链条——非洲采购商哈桑通过视频连线确认:“中国建材到港时间从45天缩至33天,我们已追加三个标柜订单。”东莞港的航线版图因此重构:在现有东南亚、中东航线基础上,非洲干线增至3条,年内还将开通南非德班直航。
湾区制造借势破浪
东莞港务集团宣布的“丝路护航计划”正在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门到港”全流程服务,建材类货物优先配载。更宏大的布局是联动中欧班列——来自佛山陶瓷、中山灯具的货物经东莞港发往非洲后,返程货轮将装载摩洛哥磷矿、刚果钴原料,经东莞保税物流园分拨至大湾区工厂。随着海关监管区智能卡口亮起绿灯,第二批输非建材已开始集港,这条新开辟的蓝色通道,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远征海外的钢铁驼队。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