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港海铁联运新通道贯通 国际供应链直抵中西部腹地

海外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5-07 10:27:08
 
  五一假期首日,满载9000吨印尼进口原料的集装箱货轮靠泊东莞港三期码头,这批货物以"海铁联运"模式完成跨境运输革命性突破——经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中转后,通过铁路干线72小时直达湖北厂区。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多式联运战略的关键实践,此次全程物流方案实现海运网络与中欧班列体系的首次深度咬合,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经济带的供应链动脉正式打通。
 
  东莞港供应链管理团队向记者披露,此次创新运输模式颠覆传统分段式物流架构,通过"一单制"全程控货系统整合海运、铁路、关务等18个作业节点,使跨境物流时效较传统江海联运缩短12天。在与石龙基地的战略协同中,双方首创"班轮时刻表+铁路班列图"动态匹配机制,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港口装卸与铁路配载的无缝衔接,单箱转运效率提升40%。这种"门到门"定制服务已吸引三一重工、宁德时代等制造业龙头签署年度合作协议。
 
  战略布局显示,东莞港近三年持续加密"印尼-东莞"周班航线,建成覆盖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的5大近洋直航通道,年处理东南亚大宗商品突破200万吨。石龙基地作为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过链接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京广铁路动脉,形成覆盖中西部12省的"72小时物流圈"。此次海铁联运试水成功,使东莞港的内陆腹地辐射半径扩展至1500公里,为内陆企业节约国际物流成本约23%。
 
  国际物流专家指出,这种"港口+铁路"的硬核组合拳,实质重构了RCEP区域产业链的空间布局。东莞港依托大湾区完备的临港产业配套,叠加石龙基地的跨区域集疏运能力,正在形成"东南亚原料-湾区加工-内陆制造-欧亚市场"的黄金通道。海关总署数据显示,该模式试运行三个月已带动中西部外贸进口额环比增长17%,预计年内将形成200列常态化班列运力,彻底改变内陆省份"临海不临港"的供应链困局。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