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箱里乒乓球碰撞的脆响牵动人心——当7岁李想的名字在阳光八小礼堂响起,父亲手机里连续三年的托管落选记录终被刷新。宏图社区抽签现场,90位家长紧握同款红色号牌,社区书记任雄伟的麦克风突然啸叫,刺耳声中夹杂着欢呼与叹息。这360个免费名额背后,是南城街道13所学校联动打造的暑期“带娃网络”,游泳馆氯水味与图书馆古籍香将在未来四周填满孩子们的盛夏。
防溺水VR里的生存课堂
托管班主任的平板弹出特色课程表:周一下午的防溺水课占据首位。在恒温泳池旁,VR眼镜正模拟东江暗流漩涡,孩子挥动手臂时,传感器实时纠正自救动作偏差。隔壁教室飘出广式腊味香气——那是“莞味传承”劳动课现场,四年级学生陈悦的砧板刻着毫米级刀工刻度,她制作的腊肠粽将送至社区长者饭堂。最火爆的是顶楼天台课:气象局工程师带来退役风速仪,孩子们用塑料袋制作的风向袋已挂满栏杆。
13校运动场夜光接力
晚七点的南城实验中学操场,荧光手环汇成流动星河。通过“南城体育通”预约的家长团正进行篮球接力赛,球场管理员老张的钥匙串挂着二十校门禁卡:“从第一个入场的羽毛球班到最晚散场的滑轮队,我这串钥匙每天响十四小时。”体育馆玻璃幕墙倒映着奇景:跆拳道班踢腿的剪影与隔壁校围棋班的静坐身影在月光下重叠。
当结营汇演的彩排灯光点亮,托管班签到表上的汗渍已晕开成墨梅图——那是暴雨天老师背孩子蹚水留下的印记。任雄伟的手机相册新增了特写:防溺水课结业的孩童胸牌背面,刻着所有家长紧急联络方式。校门口公告栏的课程表被晒得卷边,末尾新增手写备注:“结业典礼预留200座,欢迎错过抽签的家庭围观。”(托管预约:"南城体育通"微信小程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