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之际,东莞55个考生供餐点后厨迎来特殊监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16名执法人员背上快检设备,6月7日起将全程钉在厨房操作间——这是为全市4.3万名考生筑起的食品安全防线。当红烧肉在锅里翻滚,执法人员同步记录着烹饪温度;当蔬菜筐搬进后厨,农药残留速测仪已架在案头。这场覆盖51所学校食堂、4家接待酒店的保胃战,早在半个月前就已打响。
扫街式排查埋下第一道防火墙
五月底的专项检查让南城某校食堂主管捏了把汗:市场监管人员带着第三方检测机构突袭冷库,从冻鸡腿到食用油整整抽检80批次。这种"翻箱倒柜"式的检查覆盖全市197家食品经营户,连刀具生熟标识不清的细节都被记入整改清单。在东莞中学食堂,执法人员用温度计插进刚出锅的卤肉中心:"必须达到75℃以上,你们还差3度。"这样的场景在厚街实验中学后厨同样上演——洗消池水温监测显示52℃,离标准值差了整整8℃。
智慧监管穿透厨房重地
在常平中学的"明厨亮灶"监控中心,切配间的实时画面突然弹出预警:有位厨师未戴工作帽。智能系统自动抓拍的信息瞬间传到驻场执法员手机。这种"电子眼+铁脚板"的双重监管已成标配:学校每天上传的食材进货单同步录入智慧平台,而执法人员每天三次的现场巡查记录必须包含冷藏温度、留样克重等27项数据。某接待酒店因凉菜间紫外线灯管超期服役,在"周排查"中被当场叫停整改。
200米警戒圈锁死风险源
高考三天里,东华高级中学周边的小吃店将迎来特殊顾客。市场监管巡查组带着快检箱挨户抽检,重点盯防冷饮摊的菌落总数和面包店的防腐剂。在考点半径200米范围内,所有餐饮单位被纳入重点监控名单。实验中学对面的奶茶店老板指着新贴的"高考期间禁用冰沙机"通知苦笑:"他们连制冰机滤芯都要查生产日期。"对于4家考生接待酒店,监管触角更延伸至客房送餐车——每份餐食离厨房前必须加贴"出品时戳"。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