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塘厦镇中心小学报告厅内群贤毕至,余映潮、王圣昌等全国教育名家与百余名教育工作者共聚一堂,见证塘厦镇中小学种子教师研习营重磅启动。这场教育界的"黄埔军校"以硬核培养体系,吹响东莞临深教育高地建设冲锋号。
研习营创新构建"1+1+15"精英培养矩阵,每个学科工作室配备1位全国名师、1名教研骨干和15名青年教师,覆盖语数英等6大学科。90名平均年龄32岁的种子教师历经严格选拔,将在三年内完成"理论研习+名师带教+实践攻坚"的立体化培养,结业时需通过课例展示、成果答辩等考核关卡,优秀者将纳入"教育尖兵库"反哺区域教学。
活动现场,四位学员代表向余映潮等导师行传统拜师礼。深耕语文教育40余年的余映潮现场开讲首课,其独创的"板块式教学法"引发热烈讨论。"导师指导直击教学痛点,让我们对职业成长充满信心!"塘厦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激动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深度融合数字化战略,每个工作室年均打造2节市级精品课例,开发覆盖全学科的课件、微课等数字资源,通过云平台实现全镇公民办学校共享。教育管理中心负责人强调:"我们要让1个种子教师带动N个成长伙伴,构建全域教育共同体!"
同步发布的《打造东莞临深教育高地实施意见》亮出五大攻坚工程:到2030年将实现副高职称教师数量翻番,培育10名教育领军人才、20名领航人才及30名领创人才。通过"双平台"培养模式,塘厦镇正着力构建全周期教师发展生态,为东莞"双万城市"教育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教育专家指出,这种"名师孵化名师"的创新机制,或将重塑湾区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新范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