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至今,东莞纺织服装学校教师邓军文扎根贵州武陵山区,以"非遗+职教"创新模式推动松桃职校跨越式发展。通过"青蓝工程"带教、东西部校际协作,带领团队斩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培养出12名复合型骨干教师,让传统苗绣技艺在产教融合中焕发新生。
三磨教研强根基
"每周的'三磨教研'如同技能淬火",服装专业教师胡晓龙坦言,在邓军文指导下,两地教师联合开发《服装设计基础》等特色教材,创新"二对一结对"帮扶机制。东莞教师每月轮换驻点,通过"1场讲座+3次教研+1节示范课"模式,实现教学理念精准嫁接,打造出省级名师工作室等教科研中坚力量。
非遗传承破困局
在松桃职校非遗培训中心,苗绣技艺正与现代职教碰撞火花。邓军文组建"四中心两室一基地"产教平台,带领学生创作10个系列近百件作品,部分斩获省级大奖。2024年挂牌的省级工匠创新工作室,更让苗绣通过直播电商走向全国,年均培养非遗产业链人才超百人。
造血机制育新苗
"教育不是替代,而是点燃火种!"邓军文构建"基础赋能-实践锤炼-创新引领"培养体系,助力青年教师陈镇完成从普通教师到省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蜕变。该校服装专业跃升省级特色专业,毕业生薪资年均增长40%,学生从"羞谈苗绣"转为自信宣称"这是民族时尚"。
两次主动请缨帮扶的邓军文,在校园"鼓舞"雕塑前阐释教育真谛:"东西协作如四面鼓,既要校地同频,更要种下文化自信之根。"如今,这座见证莞铜情谊的雕塑,正与苗绣陈列馆、协作纪念广场共同诉说着职教帮扶的生动范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