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莞民营企业家日活动现场,市委人才办正式推介新一轮人才政策,聚焦产才融合,构建起覆盖人才引进、培育、留住、使用全链条的“1+6+N”政策体系,将超过70%的资源倾斜至“8+8+4”重点产业人才,从助企引才、留才、育才三大维度协同发力,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化、系统化的人才支撑,全面助推民营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此次政策发布标志着东莞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迈出关键步伐,彰显了城市对民营经济主体地位的坚定支持和对高端人才的强烈渴求。
早在2025年9月,东莞已印发《中共东莞市委关于促进人才与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顶层设计引领人才战略方向,随后陆续出台《东莞市人才分类评价实施办法》《东莞市“莞爱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办法》等6项核心配套政策,并细化推出《圆梦计划》《共建台湾同胞宜居宜业美好家园若干措施》等多项操作细则,形成层次清晰、衔接紧密、覆盖全周期的政策矩阵。目前,完整政策汇编已现场发放至参会企业家手中,便于企业及时掌握、精准对接、高效申报,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正被加速打通。
在引才机制创新方面,企业的话语权实现历史性突破,人才评价体系迎来根本性变革。新政首次将“企业人才”单列为重点扶持对象,由市工信局统筹评价认定与政策实施全流程,打破传统“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桎梏,转而以“产业贡献”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标准,真正让市场和企业成为人才价值的“裁判员”。对于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企业人才,最高可评定为B类,享受与国家级专家同等政策待遇,例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主任可评B类,高级技师纳入E类,获评“工程师日”优秀工程师者直接进入F类人才行列。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倍增计划企业更获得自主举荐权,可直接认定核心高管与企业家人才,最高直评B类,每年企业自评名额接近100个,占全市举荐总额的65%,切实做到“企业认可即政府认可”。同时,超过600家重点企业柔性引进A、B类人才可纳入“白名单”管理,人才每年在莞工作满3个月即可申领相应补贴,极大提升了高端智力资源的灵活配置效率。引才奖励方面,企业每引进一名A、B、C类人才,分别可获得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若引进对象为台湾青年人才,企业还可额外申领每人3万元的就业补助,双重激励有效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增强对台人才吸附力。

在留才保障层面,东莞推出“生活+创业”双轮驱动支持体系,着力破解人才扎根的后顾之忧。针对人才普遍关注的住房、教育、医疗等现实需求,《东莞市“莞爱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办法》明确构建“阶梯式”服务机制:A、B类人才最高可享500万元购房补贴或200万元生活补贴,C、D类人才最高可获150万元购房补贴或60万元生活补贴,新引进的E类人才亦可申领最高10万元补贴。子女入学优先安排、三甲医院就诊绿色通道、专业医疗健康保险等配套服务同步落地,形成全方位生活保障网络。针对来莞实习的外地应届毕业生,通过《圆梦计划》可享受7天免费住宿,若进入复试或有创业意向,住宿可延长至15天;部分企业招用的实习生每月还可获得1000元生活补贴,连续补贴最长3个月,切实提升青年人才的初入莞体验。在创新创业支持方面,政策聚焦战略科学家团队、创新科研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三大群体,建立梯度化、差异化的资助机制,项目资助起点为100万元,最高可达1.5亿元,且不设上限,真正实现“优者重奖、强者多得”。所有人才每年可免费参加一次创业培训,大学生首次创业可获1万元一次性补贴,个人创业贷款额度最高50万元,企业贷款最高500万元,并享受财政贴息支持;台港澳青年创业者在原有1万元基础上,还可额外获得1万元补贴,进一步优化湾区人才生态。
在育才体系构建上,东莞坚持“平台赋能”与“补贴激励”双管齐下,激发企业与人才双向成长动能。依托双一流、985高校研究生资源,东莞正加快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助力企业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对纳入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重点项目的企业,最高给予100万元补贴,同时为参与项目的研究生提供生活津贴与科研支持,降低企业研发成本。针对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新政明确对引进或培育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分别按每人800元、1万元、2万元、5万元、10万元给予奖励;设立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一次性给予30万元建设支持,持续壮大“东莞工匠”队伍,夯实制造业人才根基。在个人成长激励方面,人才能力提升将获得直接资金补贴:取得正高级职称、首席技师或特级技师资格者补贴4万元,获得博士学位补贴3万元,考取高级技师证书补贴2万元,资金直达个人账户,有效调动人才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目前,新一轮人才政策的申报工作即将全面启动,东莞正加快推进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人才补贴、奖励申请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力争让企业和人才“少跑腿、多办事”,提升政策兑现效率与服务体验。未来,东莞将坚持“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发展逻辑,持续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动态优化政策内容、升级服务举措,推动政企深度协同,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汇聚东莞、深耕东莞。在“是人才,进莞来”的城市品牌引领下,东莞正以更加开放、精准、有温度的人才生态,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动能。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