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月24日至25日完成市内项目尽调评价活动后,赢在东莞创新创业大赛“莞材行”新材料行业赛第五批次市内项目路演于11月4日在东莞松山湖如期举行,标志着赛事进程持续深化。当天,12个扎根东莞本土的新材料创新项目轮番登台展示,以技术为笔、以产业为纸,共同勾勒出东莞在新材料赛道上的创新轮廓。这些项目不仅映射出城市制造业向高端化跃迁的现实路径,更以实际成果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现场所呈现的技术深度与产业广度,展现出东莞在新材料领域已形成从基础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的完整链条,创新态势日益凸显。
此次参与路演的12个创新项目,既聚焦于破解关键环节的“卡脖子”难题,又紧密呼应绿色低碳转型与高端智能制造的国家战略方向,覆盖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半导体材料方面,有项目致力于CMP研磨抛光材料的研发,提升芯片制造良率;新能源电池领域,锌基电池与硬炭负极材料项目展现出在储能技术上的突破潜力;环保技术方向,CO催化剂与超临界发泡材料项目为工业减排和绿色制造提供新方案;在高端装备配套上,粉末涂层与压力传感器项目强化了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能力;前沿光电板块,有机发光材料与无掩膜光刻系统项目则切入显示与微电子制造前沿。这些项目的集中亮相,不仅是企业技术实力的展现,更是东莞新材料产业生态日趋成熟的真实写照,反映出本地科技企业对产业链痛点的精准把握和快速响应能力。
其中,一家参赛企业重点推介其《高端铜材制备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引发广泛关注。该项目依托大尺寸单晶铜靶材(2-12英寸)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掌握单晶铜箔可控制备、铜合金真空压铸成型等多项核心技术,有效缓解上游关键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企业负责人在现场介绍,目前已实现营业收入7000万元,预计年底前将冲击8000万元营收目标。公司已具备从材料研发、工艺制备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能力,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产能,加速推进规模化生产布局,助力半导体与电子制造领域实现材料自主。这一项目的成长轨迹,正是东莞本土科技企业由技术突破走向市场转化的典型缩影。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局牵头主办,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具体承办,旨在构建“政府扶持+平台支撑+龙头牵引+市场推动”四位一体的新材料创新生态闭环。赛事组织方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积极链接广州、深圳等地的优质资本与产业资源。路演现场,深创投、东方富海、万联天泽、广州工控集团等知名投资机构的专业投资人受邀到场评审,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吸引东莞科创金融集团及东莞科技创业投资服务联盟等本地投资力量深度参与。这种“技术+资本+产业”联动的模式,为项目后续孵化与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体现出东莞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上的系统性布局。
作为东莞市重点培育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已在金属合金、功能玻璃、高分子复合材料、覆铜板、氮化镓衬底等多个细分领域形成坚实基础。目前,全市已集聚1642家新材料领域优质企业,产业体量与创新密度持续提升。此次路演不仅是一次项目展示,更是东莞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近期,《东莞市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政策层面从多个维度强化支持力度:明确扶持重点新材料领域发展,加速前沿材料产业化进程;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技术源头作用,推动中国科学院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建设;支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与测试平台;推动创新平台融合AI技术,提升研发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共享,并支持企业承接国家及省级重大科技项目。这一系列举措,为新材料企业提供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全周期政策保障。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