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10时,立沙岛水域薄雾未散。巴哈马籍"卢西亚雄心"轮在3艘海巡艇护卫下缓缓切入东莞九丰码头泊位。这艘承载8400吨液化天然气的巨轮,将为华南地区39万户家庭提供整月用气保障,折合发电量超5800万千瓦时。其顺利靠泊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保供关键节点再度激活。
科技织就安全防护网
在东莞海事指挥中心,电子大屏实时跳动着船舶轨迹数据。执法人员李明操控无人机掠过船舷,红外热成像仪扫描着低温储罐密封状态。"我们实施'三控合一'监控体系,"他指着屏幕解释:"CCTV覆盖航道全景,智慧海事系统预判碰撞风险,无人机精准定位管系接口。"这套依托"12310工作法"构建的监管链条,已在靠泊前完成20项风险推演。
党员突击队登轮时佩戴的执法记录仪传出对话:"左舷3号阀门压力值正常,船岸安全协议已核验。"队长陈伟平与船员逐项对照检查清单,船岸界面88个连接点查验全程耗时仅45分钟。
气象窗口期的精准调度
"抢在雷雨前完成作业是关键。"九丰码头调度长张伟翻开气象日志:未来48小时将有强对流天气。海事部门提前72小时启动"能源船舶绿色通道",协调航道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压缩进港时间窗口至3.5小时。坭洲执法大队通过甚高频持续播报:"各船舶注意,主航道实施单向通航,航速不得超过8节。"
在通航安全保障会上,应急、交通、码头三方签订的协同监管责任书明确划分32项职责。码头中控室的操作员紧盯压力传感器曲线——液化天然气以-162℃低温流进储罐时,任何细微波动都将触发三级报警。
能源枢纽的硬核担当
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内,银白色储罐群在烈日下泛着冷光。这批液化天然气经气化处理后,将通过管网输往广州、深圳等地。园区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单船气量可满足东莞全市3天工业用气,大湾区能源'压舱石'实至名归。"
随着卸料臂缓缓脱离船舷,海事部门同步启动"离泊护航模式"。东莞沙田海事处透露,下半年将深化"12310工作法"在危险品运输领域的应用,重点攻关台风季能源船舶应急避险课题。此刻,九丰码头的输气管道正发出低沉嗡鸣,大湾区万家灯火的能源命脉在此奔流不息。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