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香花调解室飘出国际和解香
2023年仲夏,东莞仲裁庭内,仲裁员们正激烈辩论一宗涉外商事合同纠纷——外籍自然人郭先生是否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起涉及撬装式加油站项目的纠纷,因未约定准据法陷入僵局。仲裁庭最终援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开创性裁定适用中国法律,强制外籍担保人履行80万元债务。该案形成的"合同解除-债务确认-连带清偿"裁決模板,现已成为全国涉外商事纠纷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蝶变跃升:45%涉外占比背后的全球布局
在东仲数据大屏上,红点标记着四大洲16个国家的案件来源地。2021年成立至今,这个粤港澳大湾区最年轻的仲裁机构上演"四年三级跳":
规模跨越:2024年受案标的额突破100亿元,跃居全国第17位;
涉外领跑:46亿元涉外标的额占总量45%,全国占比第7;
调解智慧:涉外案件调解成功率超25%,"莞香花"品牌让台商林女士48小时化解两岸债务纠纷。
支撑数据的是一套特色体系:台港澳立案专窗、撤裁率归零机制、17位港籍仲裁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以及辐射新疆兵团联络处的向西开放布局。

东方智慧:香道文化化解千万跨境纠纷
"请品鉴莞香,让思绪沉淀。"在散发沉香气息的调解室,仲裁秘书为港资企业与东莞陶瓷厂代表奉上香茗。这起标的数千万元的合同纠纷,在"选香、品香、闻香"六步法中逐渐消弭对立。
更典型的案例来自台湾林女士:其兄猝逝后遗留大陆债务,面临房产被强制执行风险。东仲副秘书长李翠珍打破常规:
未组庭即启动调解,免除25万元违约金;
陪同赴银行解决外汇管制难题;
协调两岸公证认证同步进行。
48小时达成和解的"东莞速度",让林女士感叹:"法律与温情的完美平衡。"
制度破壁:非营利法人的改革试验
作为全国首批仲裁改革试点,东仲以"三公"(公办公益公管)突破体制束缚:
独立运作:全国首家不列公编的非营利法人仲裁机构;
两岸创新:下设两岸仲裁中心,获全省首份涉台调查令;
智慧赋能:跨境当事人线上参与率提升至73%。
东莞市委将东仲建设连年列入法治建设十件实事,形成"党委领导、机构独立"的创新样本。当前,东仲正对接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规则,筹备粤港澳三地仲裁员联合培训计划。
莞香致远
当全国首份涉台仲裁调查令放入档案室,东仲的智慧系统正处理北美企业的新案件。在东莞这座"双万"城市,敢闯敢试的基因已融入仲裁血脉——从台商握手言和的莞香花室,到新疆兵团的联络处站点,这条用四年蹚出的涉外仲裁新路,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融合的生动注脚。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