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臂缓缓垂下最后一斗混凝土,建筑工长老杨的对讲机里传出欢呼:“13层封顶!比原计划提前28天!”6月11日,韶关新区68米高的凤武大厦完成主体建设。这座由东莞凤岗镇与韶关武江区共建的产业地标,从奠基到封顶仅用9个月,刷新了莞韶对口帮扶的"加速度"。
钢筋水泥里的帮扶密码
在项目总控室的施工图谱上,红蓝两色标记揭示着建设奥秘——蓝色代表东莞注入的1.23亿元资金,红色标注着武江区提供的6521平方米核心地块。“地下室提前三个月完工,为大数据机房预留了承重基础。”总工程师指着刚拆模的负一层介绍。更让当地建筑商惊讶的是东莞团队的“5G智慧工地”系统:混凝土浇筑温度实时传输到400公里外的凤岗指挥部,误差超过2℃立即预警。
反向飞地破产业困局
封顶仪式上,武江区长展示的特殊“双地契”引发关注:一份是凤武大厦的不动产证,另一份则是东莞凤岗镇10000平方米厂房的购置协议。“这才是‘反向飞地’的精髓!”东莞援韶干部陈立军展开产业地图:韶关企业入驻大厦研发“东数西算”项目,成果直接在凤岗厂房产业化。现场签约的算力企业负责人算过账:“在韶关租用机柜比深圳便宜60%,在东莞转化产品物流成本降45%。”
联镇带村激活共富链
龙归镇村民代表吴伯在股权协议按下红手印时,双手微微发颤。这座大厦让该镇集体首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预计年分红超180万元。帮扶账本显示更深远布局:大厦30%收益直通重阳等三个帮扶镇,地下128个智能车位收益归村集体,顶层还预留了农产品展销中心。“以前卖山货要挑担出山,现在数据中心能帮我们做电商!”江湾镇驻场干部已带着20家农户入驻培训。
当夕阳给玻璃幕墙镀上金边,工人们正在安装"韶关服务东莞制造"的霓虹标识。九个月浇筑的不只是1.7万平方米空间,更构建起"研发-生产-销售"跨区域链条。随着年底首批企业入驻,这条横跨珠江流域的产业新动脉,即将泵出550万元的年收益活水。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