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一场横跨东西部的医疗协作正在紧张进行。来自广东的乳腺癌专家团队通过多学科诊疗会诊,为63岁的新疆患者阿依古丽(化名)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这是广东第二批援疆医疗队抵达后完成的首例高难度会诊,标志着粤新两地医疗协作迈入新阶段。
由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黄达海带队的8人专家组5月15日进驻图市总医院,这支党员占比75%的"精锐部队"涵盖肿瘤、神经外科等核心领域。"这支队伍不仅要当好医疗先锋,更要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黄达海在援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医疗队同步开展喀什大学、塔里木大学调研,实地走访中发现,当地医学院校实验室设备更新需求迫切。
在喀什大学医学院办公室,院长迟宏罡向记者展示工作日志:"三年来累计改造16间标准化实验室,但动物实验设施仍是空白。"这个困境即将破解——广东援建的实验动物中心已获中央财政642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预计年内投用后将填补南疆医学科研关键缺口。
"医疗援疆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图市总医院院长张远起用数据说话:半年内三甲创建达标率提升12.5%,新技术申报量激增67项,ECMO团队成功抢救3例危重患者。更令人振奋的是,通过"7+2+1"管理模式和19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医院自主申报的科技援疆项目同比增长150%。
在临床教学现场,记者目睹了"师带徒"的生动场景:广东专家手把手指导本地医生进行腔镜手术,护理部主任正带着团队演练急救流程。这种"定制化"培养模式已初见成效——12名本地医护骨干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5项科研成果进入转化阶段。
依托韩德民院士工作站资源,粤新双方正合力打造四大平台:云端诊疗系统已连通21家基层卫生院,应急调度平台成功处置3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黄达海透露:"我们计划建立高校定期会商机制,未来三年将输送50名医疗管理骨干,让医疗援疆成果真正扎根边疆。"
数据显示,校地共建启动以来,广东累计投入超6000万元建设32个实验教学平台,8家临床教学基地年培养医学人才超2000人。正如塔里木大学医学院院长吴都督所言:"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正是新时代'胡杨精神'的最好诠释。"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