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广东省寮步镇市民广场上演了一场跨越千里的产业突围战。来自武陵山腹地的梵净山珍跨越地理阻隔,在珠三角经济腹地掀起消费热潮。这场由寮步组团与印江自治县联袂打造的农特产品推介会,不仅标志着东西部协作进入深水区,更折射出区域经济战略重构背景下产业要素跨域流动的新范式。
在印江自治县与寮步组团缔结协作对子的第三年,这场精心策划的商贸展演释放出多重战略信号。占地1200平方米的展销现场,20余个特色展位陈列的不仅是土家苗寨的生态馈赠,更是区域协作机制创新催生的产业链闭环。从梵净山翠峰茶的茶香氤氲到乌红天麻的独特药性,从木黄酒的醇厚绵长到菌汤包的鲜香四溢,每个产品背后都链接着标准化生产体系、冷链物流网络和品牌营销矩阵的系统性构建。展商采用的"体验式营销+文化叙事"策略,将深山农品转化为具有情感附加值的消费符号,这既是对大湾区消费升级趋势的精准把握,更是产业协作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发展的关键跨越。
协作机制的战略纵深在本次展会上显露无遗。自2021年三镇联合帮扶机制启动以来,协作方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3亿元,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个,推动SC认证农产品突破40个品类。这种"前端研发+中端品控+终端渠道"的全链条赋能模式,使印江农特产品溢价率平均提升35%,大湾区市场渗透率增长至62%。值得关注的是协作方创造性构建的"双循环"流通体系——通过"东部市场大数据+西部柔性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实现订单农业占比从12%跃升至58%,有效破解了农产品产销错配的行业痼疾。
站在新协作周期的节点,两地正将合作维度从单一产品输出转向产业生态共建。寮步组团规划的"三做战略"(做优品质、做特品牌、做精渠道)正在催生新的化学反应:投资1.5亿元的智慧物流园即将动工,粤港澳大湾区"印江专柜"年内计划突破200个,跨境电商平台搭建已进入实质阶段。这种从"山货出山"到"品牌出海"的升维竞争,不仅重构了传统帮扶的时空边界,更在双循环格局下开辟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当梵净山珍持续撬动湾区餐桌的消费升级,东西部协作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2.0版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