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3年春季,莞城文旅局联合宣教文体旅办、经济发展局等四部门推出全域文旅数字地图,以"历史基因活化+当代场景再造"为双核驱动,构建起覆盖古迹探秘、非遗传承、工业遗产改造、美食溯源的立体文旅生态体系,开启千年商都的沉浸式体验新范式。
老字号焕新工程激活城市DNA
珊瑚路华洋饼家坚守39年原料标准,安佳芝士与岭南鲜鸡蛋碰撞出时代记忆;旨亭街排骨饭日均消耗200斤新鲜肋排,瓦钵蒸制技法入选非遗预备名录。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旗峰腊味建成全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突破5000吨;王藻记花灯开发AR互动课程,覆盖32所中小学。东方红照相馆借力东莞记忆项目,实现客流量300%增长,印证"守正创新"的商业辩证法。
工业遗产变身现象级文化地标
鳒鱼洲文创园保留12处工业遗址本体,40米烟囱改造为光影艺术装置,年举办跨界艺术展27场。工农8号创意园嫁接电商直播产业,2022年创造1.2亿元线上交易额。囍舍文创园独创"三合院"共享空间模式,吸引73家设计工作室入驻,旧建筑利用率达92%。科书博广场形成"三馆一园"知识矩阵,年均开展美育活动180场次。
商贸基因催生消费新物种
细村市场启动智慧化改造,溯源系统覆盖85%生鲜品类,客单价提升40%。东莞记忆首开区融合清代宅院与共享办公,引进沉浸式剧本杀等12种新业态。君尚百货打造亲子科技实验室,VR试衣镜转化率达38%。万科城市广场屋顶摩天轮年接待情侣超10万对,创造"云端经济"新场景。
文旅地图涵盖327个POI点位,包含81处文物保护单位、46家非遗工坊、23个文创园区。2022年莞城文旅产业营收达37.6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Z世代客群占比首破45%。"老字号+新业态"组合带动周边商铺租金上涨18%,历史街区焕发商业新生机。
结语:从千角灯非遗工坊的3D打印技术应用,到东莞水道沿岸的工业遗址景观带,莞城正以空间叙事重构城市记忆图谱。这座承载着岭南文脉的千年古城,通过文旅地图的时空坐标,将散落的文明碎片编织成可触摸、可品鉴、可传承的当代城市史诗。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