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压枝的糯米糍荔枝林里,陈伯指甲轻掐果壳,蜜汁顺着皱纹流淌。“甜过香港糖水铺!”这位七旬港商的笑语引发现场粤语声浪。6月22日,石碣镇迎来史上最大规模港澳乡亲省亲团,超800名游子穿梭在故土荔园。在横滘村百年老树下,香港东莞同乡会会长举着扩音器喊话:“睇下村口新起嘅科技园,边个想投第一份标书?”
镇政府会议厅正上演双向奔赴。城市宣传片播至TOD交通枢纽规划时,澳门建筑商何先生突然举手:“我司新研发的减震建材最适合轨道上盖项目!”大屏随即切换地块示意图,招商办主任现场视频连线土地整备中心。旅港工程师梁女士的提案更显迫切:“跨境专利审批太慢,能否设快速通道?”这记叩问直接催生了下午签署的《莞港技术转化互助备忘录》。
荔枝核里的商机
水南村祠堂前的洽谈桌摆满果盘。港资电子厂老板郭先生剥开桂味荔枝,果核在桌面排出“ESG”字母:“旧厂房改造需绿色认证,家乡能否对接环保技术?”镇发改局负责人立即推送三家本地企业微信。不远处的荔枝装箱区,年轻港商操作手机扫描果箱二维码,屏幕弹出荔枝冷链物流轨迹——这套由乡亲投资的溯源系统,今秋将在香港百佳超市全面启用。
当暮色染红东江,签约簿已新增12项投资意向。镇党委书记送别最后一批乡亲时,特意将两盒冰鲜荔枝塞入车厢:“今年扩种了仙进奉品种,等各位中秋回来验收!”返港大巴启动刹那,陈伯将荔枝核包进手帕。这颗来自祖屋老树的种子,将在他元朗的阳台上延续跨越两地的生命脉络。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