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启动"白+黑"错时督导机制,针对"三小场所"、出租屋等火灾高风险区域展开铁腕整治。专项行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重点围剿违规住人、飞线充电、占堵生命通道等"九小病灶",以精准拆弹之势化解基层消防治理顽疾。
暗访组在深夜突查中发现,某城中村出租屋存在"前店后仓上住人"的"三合一"违规现象,电动自行车在疏散通道"叠罗汉"式充电,部分灭火器竟成"过期摆设"。执法人员现场开具整改通知书,要求48小时内完成"硬隔离"改造。据统计,本轮行动已累计排查场所2300余家,督改隐患4200余处,临时查封重大隐患单位17家。"这些场所多是'小火亡人'重灾区。"消防监督员在指导某五金商铺时,手持热成像仪揭露了隐蔽的电线过载问题。行动组同步推进"宣防一体"策略,通过"以案说法"警示教育会、灭火实操演练等方式,向1.2万余名从业人员植入"三清三关"安全基因,发放双语警示贴3万余份。
据悉,东莞消防正构建"隐患清单-整改台账-回头验收"的闭环管理体系,联合网格员、安全管家等基层力量实施"扫楼清患"行动。针对屡教不改的"钉子户",将启动信用惩戒机制,倒逼主体责任落实。
莞讯网观点:城中村消防治理犹如在毛细血管动手术,既需执法利剑的雷霆手段,更要智慧消防的绣花功夫。东莞此次错时督导打破常规监管盲区,彰显了"隐患不等人"的治理思维,为超大城市复杂业态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