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战略窗口期,东莞以制度创新打响生态攻坚战。市林业局日前发布《2025年全民义务植树倡议书》,将公民植树义务从道德倡导升级为刚性责任,构建"互联网+基地+多元参与"的立体化生态治理体系。依托六大森林公园建立的智慧植树基地,通过"认种一棵树"数字化平台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创新推出"云植树""树木银行"等市场化机制,标志着生态建设进入政企民协同治理新阶段。
谢岗镇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其工会系统开展的"黄花风铃木补绿工程"具有破冰意义。在黎村石场生态修复现场,工会干部与企业职工采用"网格化种植+终身管护"模式,完成100株景观树种的科学栽植。镇总工会副主席黄少威透露,将建立"绿碳积分"制度,把企业植树量纳入ESG考核体系,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创造性转化。
莞讯网观点:这场全民植绿运动实质是城市治理能力的压力测试,既考验政府资源整合能力,亦检验市场主体社会责任感,更需破除"种树作秀"的形式主义顽疾。唯有建立树木成活率追责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方能使"绿色政绩"真正扎根大地。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