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食品制造业深陷同质化泥潭时,东莞东城工业园区的徐福记生产基地正上演着颠覆性变革。全自动生产线以每小时3.6万件沙琪玛的吞吐量高效运转,AI视觉检测系统将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97%,能耗监测平台使单位能耗下降18%——这组震撼业界的数字,标志着这家国民零食巨头已撕掉"传统制造"标签,蜕变为智能制造范本。
在消费升级与行业洗牌的双重压力下,徐福记的突围路径展现出教科书级的战略定力。企业三年累计投入2.3亿元实施产线智能化改造,将人均效能提升47%,更以"每月迭代"速度推出熊博士营养软糖等十大战略新品,直击Z世代健康零食需求痛点。其独创的"数智化双轮驱动"模式正在改写行业规则:制造端,MES系统实现全流程数据贯通;消费端,DTC战略构建起覆盖2.3亿用户的私域流量池。这种"硬核转型"成效显著——2024年Q1海外订单激增63%,跨境电商GMV突破亿元关口。
东莞政企协同创新的制度优势,为这场制造业革命注入了关键动能。东城街道实施的"首席服务官"机制,48小时内响应企业诉求的特性,在徐福记补办产权证等关键事务中展现超常规效率。政府主导的智能制造专项基金与徐福记共建研发中心,攻克了软糖3D打印等12项卡脖子技术。这种深度绑定的共生关系,正在孵化"千亿GDP"战略下的产业新生态:徐福记工业园周边已聚集23家配套服务商,形成全国最大的休闲食品智造集群。
站在新消费时代门槛,徐福记的转型已超越企业个体意义。其创造的"智能工厂+数字营销+政企共治"三位一体模式,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东莞方案。当车间机械臂与直播间虚拟人同步起舞,这家34年老牌企业正以破界融合的姿态,重新定义"中国制造"的价值坐标。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