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江三角洲制造业腹地,一场针对新能源产业链的监管风暴正在东莞塘厦镇掀起惊雷。2025年4月9日,这个以电子制造业闻名的工业重镇召开专项整治现场会,将整治利剑直指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乱象与"三边三地"违建顽疾。检查组穿行于塘天中路改造示范区,被推平的铁皮违建废墟上,护桥公园的智能步道已铺设完成,利是陂水碧道的工程初见成效,这些"工业伤疤"的蜕变印证着当地政府重塑产业生态的决心。
在充斥着金属切割声的工业区腹地,473人次执法力量连续15天展开地毯式排查,135家涉锂电池企业经历"穿透式体检"。专项工作组负责人透露,7家废旧电池处理点存在电解液露天存放、防爆设施缺失等重大安全隐患,17份整改令中有3家企业因私自改造电池组被立案。值得关注的是,某锂电作坊为逃避监管,竟将危废储存间伪装成员工食堂,这种"工业游击战"手法在新型检测设备下无所遁形。
这场整治绝非运动式执法,塘厦镇同步出台《锂电池企业安全生产白建立"红黄绿"三级预警机制。8家完成整改的企业已接入智慧监管平台,其厂区三维模型与实时监控数据在镇应急指挥中心大屏滚动显示。但仍有企业主在座谈会上抱怨:"转型成本太高,能不能放宽期限?"对此,镇长当场回应:"安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带血的GDP!"
随着专项整治进入深水区,塘厦镇正以刮骨疗毒的决心重构新能源产业链。环保部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龙背岭片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较整治前下降37%,但如何平衡产业升级与中小企业生存,仍是摆在执政者面前的现实考题。当锂电池技术革命与环保风暴在此交汇,这个制造强镇的转型阵痛或将催生新的产业秩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