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岁末,各镇街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进展如何?在推进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带着这些关切,连日来,多镇人大组织部分市、镇人大代表,通过现场视察和召开座谈会,对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情况认真看、细致问、精准督,确保民生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如期完成,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有力度”“有温度”的满意答卷。
大岭山人大 :
促进民生实事项目落细落实
纵队路(厚大路-拥军路段)升级改造项目,是大岭山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11月23日,大岭山镇人大主席王振江率视察组,通过现场视察、听取汇报的方式,全方位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助推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视察组表示,道路升级改造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镇村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希望施工单位加快完善纵队路升级改造收尾工程,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大岭山镇地理位置优越,人口众多,社区卫生事业一直是人大代表最关心的民生实事之一。视察组随后来到大岭山社卫中心新建大楼项目,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和配套设施情况,关切询问周边交通道路、停车位等公共配套等情况。该项目位于大岭山振华路,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共10层,设有发热门诊、口腔科、实训中心等。
“希望社卫中心在提升医疗环境、设备设施的同时,解决群众就医停车问题,规范周边道路交通,让老百姓享受更加便利、高效、优质、舒适的医疗服务。”人大代表表示。
视察活动中,大岭山镇工程建设中心、社卫中心负责人逐一回应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并表示将结合相关意见和建议完善各项工作。
“民生实事项目完成得怎么样,效果好不好,人民群众满不满意,是大岭山人大一直以来高度关注的问题。”王振江表示,大岭山人大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和意见,积极反映社会民生问题,切实促进民生实事项目落细落实,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代表的力量。
石碣人大:
力求有效监督 增进群众获得感
11月22日,石碣镇北片代表团监督工作组对2023年镇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中的着力提升内河涌水质、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等6个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监督,通过实地视察、听取报告和专题询问的方式,助力民生实事项目跑出“加速度”。
当天上午,监督工作组来到林卢渠沙腰段,实地察看河涌水质提升情况。据介绍,林卢渠河道起源于四甲村,起点为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北边,终点为石碣镇与高埗镇界(林屋洲),流经四甲、沙腰两村,河长2.36km,水域面积约为23600㎡,目前水质已稳定达V类水以上。
近年来,石碣致力于改善河涌水质,通过开展清淤、控源截污、引水活源、生态修复、碧道建设等整治,从2020年河涌平均数据达V类及以上河涌4条,劣V类河涌16条到2023年全镇19条河涌平均水质均达V类或以上,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环境。
座谈会上,代表们专题询问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并听取了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展翅计划”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扎实开展食品药品抽检隐患排查工作、停车秩序整治等进展的报告。各代表根据实地视察和听取建设情况报告提出建议和意见,相关部门现场作出回应。
“要坚持问题导向,紧贴民生实事项目,力求精准监督、有效监督。”监督工作组表示,希望相关职能部门以更大力度、更准策略、更实举措,确保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东坑人大:
深入基层反映民生关切
建议加大残疾人就业与企业用工需求的对接力度,让残疾人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建议全面落实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补助,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建议传承发扬东坑优秀传统,打造东坑养老品牌……
公共服务做得好不好,服务对象最有发言权。11月22日,为监督支持东坑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东坑人大调研公共服务工作,通过实地走访、专题调研,助推公共服务、助残工作高质量发展。
当天,调研组实地视察了角社村老年人活动中心,详细了解了项目服务老年人、低保对象、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具体情况。
今年以来,东坑镇开展多元养老服务,融合慈善公益服务,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2023年发放低保、特困等相关救助金382.1万元,初步完成了今年提高社会救助能力的民生实事项目。为全镇734名失能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570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提供配餐服务,为194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31名肢体重度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
东坑镇人大主席李灿明表示,东坑公共服务办和残联要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对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督指导,注重廉政建设,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东坑人大要积极参与公共服务相关议题的讨论和决策,提出更合理的建议以解决公共服务工作中的问题。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和意见,积极反映社会民生问题,共同推动东坑公共服务实现更好发展。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