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东莞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在激荡着改革强音的市会议大厦落下帷幕。这场为期两天的政治盛会,以"闯创干"的鲜明姿态,为东莞冲刺"十四五"收官战吹响集结号。在市委书记韦皓、市长吕成蹊等党政领导全程参与下,238名政协委员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锐气,围绕大湾区战略升级、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百千万工程"深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激烈交锋。会议以全票通过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新当选的卓庆副主席携两位常委亮相,为决策层注入新鲜改革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会议直击东莞"经济挑大梁"的深层矛盾——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委员们用数据说话,针对产业转型阵痛期暴露的23项具体问题提出质询,倒逼"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加速落地。特别是在分组讨论环节,港澳委员联名提交的《关于构建莞港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圈的建议》,引发对跨境要素流动制度性突破的热议。
会议释放强烈信号:2025年东莞将启动"改革攻坚年",重点突破行政效能革命、镇村经济再造、民生服务供给侧改革三大战场。政协系统同步启动"协商民主提质工程",通过建立"委员工作室直通车"机制,确保每季度形成专项改革评估报告直报市委常委会。
莞讯网观点:这场带着改革硝烟味的政协会议,折射出东莞直面深水区矛盾的勇气。当"世界工厂"向"科创智造"跃迁的关键时刻,需要更多这样刀刃向内的制度突破,让政协的"思想库"优势真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