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浩荡的长风、高耸的航标,给人以理想的感召、奋进的力量和责任的担当,彰显出巨大的凝聚力、感召力。放眼今天,莞邑大地,党管武装旗帜高高飘扬;东江河畔,强军兴武乐章激荡。全市上下、军地各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定举旗铸魂,坚持和创新党管武装根本原则和制度,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奋进姿态,投身强军兴武的火热实践,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国防动员东莞新篇章。
举旗铸魂展示新气象
八一前夕,7月22日,市委议军会议召开。市委书记、东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肖亚非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决扛起党管武装政治责任。
党委议军,是落实党管武装工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东莞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增强党管武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扛起“第一责任”,抓好党管武装各项工作落实。在莞邑大地,各镇街党委开议军会已常态化落实。
5月29日,大岭山镇党委书记张拔海主持召开2023年议军会议,讨论并通过《大岭山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民兵工作队伍管理规定》,农场社区、大塘朗村党组织书记现场进行党管武装工作述职。
村(社区)一级开展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活动,在东莞不是“新鲜事”。党管武装创新,东莞一直在探索。我市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工作总体布局,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管武装工作述职等制度,确保党管武装工作落到实处,推新出彩。
在新时代,如何不断推进党管武装工作创新发展?东莞用实践探索作答:3月2日、3日和7日,东莞水务集团、东莞能源投资集团、东莞交投集团和东实集团相继成立人民武装部并举行授牌仪式,宣布专武干部任命。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在国有企业有了新阵地,为推动东莞国防动员与后备力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国有企业成立武装部,是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现实举措,是市委强化党管武装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市国资委党委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很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东莞军分区领导表示,这是我市武装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市后备力量建设的一件喜事。
面对党管武装新考卷,东莞各镇街也给出不同答案——
在虎门镇,这里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从不缺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虎门镇党委把基层民兵连建设工作作为党管武装制度落实的重要内容,将其纳入重要议事议程,研究同意组建各社区民兵连副连长、副指导员队伍,进一步推动基层民兵连规范化建设,缓解基层工作压力,筑牢基层武装工作阵地。
7月11日,2023年虎门镇基干民兵点验大会举行,56名民兵连干部正式“持证上岗”。“按照原计划招聘54名社区民兵连干部,除居民社区外,每社区招聘民兵连专职副指导员、副连长,共2名民兵连干部。”虎门镇武装部相关负责人说,“后来黄村、怀德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两个社区各多配备1人。”
在黄江镇,党管武装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统一部署,推动该镇武装部新办公楼投入使用。作战指挥室、战备器材库、兵役登记站、国防教育展厅、宝山“兵妈妈”拥军事迹展馆……这栋近1000平方米的武装部新办公大楼应有尽有、“五脏俱全”,全方位完善各库室和内部设施,全要素购置民兵训练装备器材,对提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
党管武装,根植东莞这片创新沃土,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为国防动员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建强后备涌现新探索
1月3日,东莞军分区开训,打响新年“第一枪”。号角催征,塘厦镇武装部迅速组织民兵跟进,掀起新年度军事训练热潮。
春日砺兵,夏训如火。7月21日起,自东莞市各镇街园区的民兵骨干齐聚东莞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参加为期8天的“大比武”。他们陆续围绕多个项目展开激烈角逐,用速度与激情、体能与技能、耐力与意志展现新时代东莞民兵风采。
民兵新年“第一训”后,一年四季,练兵备战只有进行时。
民兵建设关键在“训”,重点在“编”。民兵整组“因时而变”,在结构调整中出质量。1992年10月以后,东莞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民兵工作方式、方法,在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及骨干力量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改革,逐步形成东莞战时快速动员体制,开创了民兵工作新局面。
迈进新时代, “世界工厂”东莞企业众多,汇聚了不少高新科技人才和装备。民兵整组潜力调查数据浩瀚复杂,是民兵抓建工作的关键一环。如何发掘企业动员潜力?东莞立足国际制造名城优势,深挖企业编兵“富矿”,创新探索“破局”,激发编兵企业热情,寻求民兵训练和企业生产平衡点,持续推动新时代民兵建设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东实集团等4家国企相继挂牌成立人民武装部,为推动东莞国防动员与后备力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东实集团武装部着眼“早谋划、先行动”,摸清员工编兵潜力,激发员工编兵活力,开展“择优编兵、择精编兵”的精准编兵工作,动员5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研究生学历的员工,申请将他们编入民兵队伍。
企业编兵不是摆“花瓶”,民兵队伍要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组建某新质民兵专业分队、揭牌成立东莞首个新质民兵实训基地,参加重大训演任务获通报表彰……在松山湖,能听见民兵训练时的键盘敲击声,亦清晰可闻新质民兵力量拔节生长之声。
松山湖,是东莞创新引擎,也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通过找准民兵工作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在企业发展中有效融入民兵组织力量,把民兵工作与企业党建、企业生产、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将民兵力量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能,让民兵队伍成为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的组织保证。
在东莞这片红色沃土上,推进民兵建设高质量发展有“新招”。东莞首批红色民兵分队的探索创新,为军地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6月16日,茶山镇基干民兵点验大会暨罗立斌红色民兵分队授旗仪式举行。现场,东莞军分区大校司令员张彬强调,要将培育打造红色民兵分队作为加强党管武装的基础工作,作为落实民兵建设“十四五”规划任务的重要内容,认真筹划推进,加强民兵队伍建设,奋力推进我市民兵建设高质量发展。
无独有偶,中堂镇也组建了红色民兵分队——霍锡熊民兵分队,为赓续红色精神血脉、锻造过硬民兵队伍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擦亮新时代中堂民兵光荣名片。
在东莞,红色基因真正渗透到民兵的精神血脉里,如同那源源不断的东江之水,热情奔放地讲述着浓烈的“民兵”情结。
国防动员擘画新蓝图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3月10日,道滘镇2023年上半年送新兵主题文艺演出在恢宏磅礴的合唱《强军战歌》中拉开帷幕。
当下,东莞市2023年下半年征兵号角已经吹响,又将有一批莞邑热血青年将在东莞市国防教育基地参加役前训练,高歌《强军战歌》走向军营。
村(社区)一级是国防动员工作末端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作为“直筒子市”,东莞的镇街、村(社区)责任更大。这些年来,道滘镇积极探索发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武装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带头作用,畅通武装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道滘镇武装部相关负责人说,在镇党委的领导下,越来越多的村(社区)书记主动靠上去,从过去贯彻执行文件要求转变为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发挥政治指导员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征兵工作,做好新兵役前思想教育,其中近10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率全体“两委”干部参加欢送新兵仪式,从2012年到2022年,兵员质量显著提高,入伍大学生比例从13%提升到94%。
选优入伍,高质征兵。东莞坚决扛牢国防动员职责使命,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健全体制机制,提高征兵工作质量,深化国防教育,夯实工作基础,着力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擘画国防动员时代蓝图。
红色莞邑处处是课堂,激励后人为强国兴军而奋斗。致敬与传承,去年,东莞军地以烈士张苞之名打造民兵英雄公园,命名民兵分队。4月3日,在民兵英雄公园,石龙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为东莞全民国防教育增添了新的阵地。
张苞是东莞石龙西湖村人,1944年参加东江纵队,擅长使用双枪,是闻名东江地区的“双枪将”。今年是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东莞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东江纵队的主要活动地区,东江纵队在东莞敌后进行了许多重要战斗。回望东纵烽火,走向张苞民兵分队队部,石龙第三中学的学生郑希彤对记者说,“革命先辈,为保家卫国献身。作为学生,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国防教育“涌动”莞邑。“能更好地激发新时代青年强化自身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情。”“我们作为国家的一分子,注定了国防与我们密不可分。”……东莞军分区联合市委宣传部开展的全民国防教育精品课评比活动自6月启动后,好评如潮。
军地合力,精心设计组织开展本次国防教育精品课评比活动,将要形成一批“国防教育成果”:一个国防教育精品课资源库,一支国防教育讲师队伍,推动国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
继东莞首条“双拥示范街”在虎门启用后,7月20日,在黄江镇“拥军一条街”,105家“拥军门店”正式亮相。黄江精心打造的“拥军一条街”拥军公益项目准确把握了双拥工作新时代新要求,一方面,将国防教育宣传、军民共建等双拥文化内涵融入到街区主要场所,让广大群众在休闲购物之余,直观感受到双拥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接受国防教育,使双拥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动员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以浓浓亲情关爱激励军人爱国戍边、保家卫国,促进爱军拥军惠军工作迈出新步伐,再上新台阶。
一个个国防教育活动接力开展,谱写了军地合力、军民同心的动人篇章。国防教育释放出的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和时代感召力,汇聚成为爱国拥军的强大合力。2023年上半年,全市适龄男青年累计报名人数近6000人,入伍新兵大学生比例超8成,大学毕业生比例超6成。
聚焦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军地合力奋勇前行。东莞军地持续唱响新时代的强军战歌,接续奋斗、久久为功,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和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落实各项工作,奋力推动新时期东莞党管武装和国防动员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