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民间河长累计巡河679次 发现问题82个
清晨的思贤河,河面微漾、波光粼粼。道滘镇的“民间河长”朱澜正沿着河岸,仔细查看河水是否被污染、河面是否有漂浮物,发现垃圾或漂浮物,及时捡拾打捞……
朱澜在道滘工作多年,他深知水乡群众对河道有着独特的情怀,希望河道环境不断改善。为此,2018年5月,当他了解到我市推行“民间河长”制度时,毫不犹豫抓住机会报名应征。担任“民间河长”四年以来,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一周两次巡河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习惯。
成为“民间河长”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每月巡河8次以上,巡河时,他总会细细地看河道及河岸是否清澈干净、仔细地闻河道是否有异味,认真地听周边群众对近期水质的看法,深入全面地了解河道情况。并积极向过往群众详细讲解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激发群众的护河爱河意识,呼吁大家共同来守护好这一江碧水,营造出“护河爱河、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发现问题时,他及时上报镇河长办协调处理,对个别难点难题,他还利用人大代表身份走访联系职能部门协调推进,力争将河涌问题逐个解决,不断改善河涌环境。
据道滘镇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眼下,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关注周边的环境变化,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宣传也深入人心,道滘镇民间巡河护河队伍也不断壮大。截至目前,道滘镇共有民间河长14名,主要由河道附近居民担任,巡河内容包括:水质变化、是否有漂浮物以及河道两岸情况等。
“民间河长巡河发现异常时,需要拍照取证,上传到河长办工作交流微信群,做好巡查表格的登记,每个月巡河不少于8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对责任河涌至少全覆盖巡查一遍。”该工作人员表示。
截至6月29日,道滘民间河长累计巡河679次,发现问题82个。除了日常巡河,道滘民间河长还积极参与“河湖保洁日”活动中,以及向街坊邻里宣传河长制,发动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爱河护河的志愿者活动。
道滘镇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认为,“民间河长”是河长制中重要的一环。该举措能引导全民参与水环境治理工作,实现群众的评议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市民素质,使全镇水环境治理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群众的需求,更加贴近地域的实际,更加形成治水的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