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在不断变化,我们金融业有没有变化呢?”
“变化巨大!”
“没错,在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做出的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新组建了5个中央机构,其中有2个与金融有关,而在国务院的11项改革措施中,6项与金融有关,可见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是这一轮机构改革中的突出亮点,今天我们就从审判实务的角度来讲讲金融业务如何应对这巨大的变化吧……”
近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松山湖法庭徐慧英法官受邀为东莞银保监分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授课,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东莞银保监分局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全体干部员工合计约75人通过线下的方式参与授课,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各银行、保险机构合计两万余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与授课。
课上,徐慧英法官作了题为“金融业务应对民法典变化——审判实务角度”的讲座,围绕《民法典》有关规定的变化,就金融业务中的贷前审查、贷中合同管理、贷后跟踪救济以及审判实务中的计息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通过以案释典、以案说法等形式,重点解读了金融担保制度、明确租赁物已转移占有的抵押不破租赁、格式合同条款,以及民法典新增的违约方解除权等内容。
讲座中,与会人员积极回答徐慧英法官抛出的问题,现场气氛活跃。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徐法官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知识丰富,重点突出,一个半小时就让大家对担保效力、保证合同、担保合同与担保物权的效力等方面有了全新全面的了解。
此次送“法”进机关是松山湖法庭践行党建引领,促进金融和法律业务相融合,打造“融法智行”党建品牌的一次有力探索。据悉,今年以来,该法庭以党建引领推动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创立了“融法智行”党建品牌,寓意党员干警融合一心,将金融审判与服务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将高质量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推动智慧法庭建设行稳致远。
松山湖法庭作为全省首家金融专业法庭,积极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和最高院工作部署,持续加强金融法庭建设,畅通与金融机构等对象的常态化沟通渠道,营造了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加强金融法庭建设,提升审判水平,强化与金融机关、金融机构、相关企业的业务交流,推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更好发挥金融专业法庭助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松山湖法庭党支部书记、庭长陈宇说道。(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