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暨第十三届生活垃圾分类五大赛启动
5月22日,以“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为主题,首届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暨第十三届生活垃圾分类五大赛启动仪式在东莞市观行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举行,发布首届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动员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营造绿色文明新风尚,助推东莞高质量发展。东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树坚,东莞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余映涛,市垃圾分类办常务副主任、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叶志锋等出席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群众习惯养成,住建部将每年5月第4周定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今年的5月22日至28日,是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东莞将同步开展系列活动。
启动仪式以垃圾分类主题原创歌曲《小小指尖》拉开帷幕,并现场公布了首届东莞市垃圾分类宣传周、2023年垃圾分类五大赛等主要内容。在参与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系列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垃圾分类,宣传先行。近年来,为推动氛围形成,东莞市坚持开展宣传、培训、教育等形式丰富的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引导市民关注和参与,更打造了生活垃圾分类五大赛等一系列品牌,在各主办单位的努力以及各新闻媒体的助力推广下,已成为广大市民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展示自身风采的重要平台。
“创作这首作品,是因为受到我们城市垃圾分类宣传氛围的影响。”现场,《小小指尖》作词人曾梦乔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凭借着在第十一届生活垃圾分类五大赛中脱颖而出,《小小指尖》被搬上舞台表演,并成为东莞生活垃圾分类推广曲,她表示,希望通过童谣的传唱,带动更多家庭参与进来,成为垃圾分类宣传员。
作为连续两届生活垃圾分类五大赛承办单位代表,余映涛分享了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看法,并表示将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优势,探索更多接地气、入人心的宣传方式,更广泛、更深入地推广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全民携手参与垃圾分类,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家园。
叶志锋表示,生活垃圾分类将是一项长期的中心工作任务,其本质就是通过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减少垃圾产生,提升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减轻城市环保压力和运行管理成本。希望社会各界继续积极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综合围绕“节能增效、打造特色”的目标,不断培育形成东莞在参与国考和省考中的强有力比较优势,助力擦亮文明东莞生活垃圾分类这一亮丽名片。
首届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
炎炎夏日,不如来点绿色降降温。5月22-28日,东莞将围绕首届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带大家“特种兵式”学习垃圾分类,让广大市民体验垃圾分类的乐趣。
1、参加启动仪式。组织参加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线上启动仪式,并同步启动首届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和第十三届生活垃圾分类五大赛。
2、开放科普基地。按照应开尽开原则,开放全市各镇街(园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场馆、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分类处置设施等科普教育基地,邀请广大市民前往参观体验。
3、推选分类好邻居。各镇街(园区)、各垃圾分类成员单位将积极组织在本地、本主管系统领域内推选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单位,市垃圾分类办将组织开展宣传,并从中挑选一批优秀典型,授予“2023年东莞生活垃圾分类好邻居纪念”荣誉。
4、寻找分类达人。各镇街(园区)将从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社区(村)书记、物业从业人员、分类讲师、公益志愿者及热心市民等5部分群体中,推选生活垃圾分类达人。市生活垃圾分类办将开展宣传并评优授予“2023年东莞生活垃圾分类达人纪念”荣誉。
5、开展全民打卡活动。宣传周期间,全国将统一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全民打卡活动,广大市民可通过全国统一的微信小程序参与分类打卡、体验分类互动、点亮城市地标等21天培育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主题活动,展示东莞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热度。
6、开展五进宣传。各镇街(园区)将组织城管片长、玉兰女子城市执法服务队、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员、志愿者等力量,在本地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宣传活动,让广大市民近距离了解、体验、学习垃圾分类。
此外,为了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东莞将积极通过本地媒体、社会面广告资源等,大力投放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内容。同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志愿活动、家校互动实践活动等,突出东莞品牌特色。(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