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开展清明缅怀祭奠革命英烈活动
在石龙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民兵英雄公园挂牌;在黄江镇,民兵向“水库五烈士”敬献花篮;在樟木头镇,民兵到石马烈士纪念碑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又是一年清明时,缅怀先烈寄哀思。东莞军地开展清明缅怀祭奠革命英烈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重温红色历史,砥砺奋斗动力。
看着来自石龙第三中学的学生拿着鲜花,依次走向矗立着的英雄雕像——“民兵战斗英雄”张苞雕像,张卫强深有感触地说,“致敬与传承,让英雄精神成为永恒”。他是张苞的二儿子,这次特意从深圳赶回石龙镇,给英雄父亲的雕像献花。
4月3日,石龙镇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民兵英雄公园举行,缅怀英雄烈士,激发爱国强军担当。
“氛围感很足,激励人奋发向上。”张国豪说,他是张苞民兵分队的一员。去年,东莞军地以烈士张苞之名打造民兵英雄公园,命名民兵分队。去年11月,石龙镇将原有的石龙城市公园打造成民兵英雄公园,并在“石龙号”列车旁边的建筑物建设张苞民兵分队队部,在队部旁设立张苞雕像,计划开展清明时节寄托哀思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等活动。“清明节前夕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感受很深。”张卫强说,革命英雄用生命留下的精神财富,需要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60年前,张苞带领民兵歼灭敌特,首创新中国成立后民兵分队独立作战取得全胜的光辉战例。”东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上校主任张超说,张苞烈士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是激励前行的强大力量。
去年7月,石龙镇高质量组建了张苞民兵分队,成为了全市首批红色民兵分队之一。同年11月,该镇高标准建成了张苞民兵英雄公园,并举行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这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民兵英雄公园挂牌,成为继中山公园、石龙东征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后,又一凝心铸魂的生动载体。
缅怀英雄先烈,推“红”出新。随着石龙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黄效荣娓娓道来的叙说,张苞烈士先进事迹再一次浮上人们心头:张苞生于石龙镇西湖村,1944年参加东江纵队,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武工队队长、副营长、侦察股股长。张苞智勇双全,擅长使用双枪,是闻名东江地区的“双枪将”。1945年2月,在张苞小队和黄球小队的掩护下,张苞与战友黄球在东江下游跳入激流,游上敌船,击毙日军少将安田利喜雄等9人,获东江纵队司令部通令嘉奖,成为东江纵队击毙日本侵略军最高级军官的英雄。
英雄雕像屹立莞邑,永远激励后人赓续红色血脉。张超表示,清明节前夕,石龙镇党委、政府和武装部在这里举行缅怀先烈活动暨石龙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打造石龙镇红色文化品牌,激励后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有力举措,对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升全民国防意识,助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张超希望石龙镇以本次活动为引领,以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契机,持续下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广大民兵,用党史军史教育资源和红色传统熏陶感召人民群众,增强红色教育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推动全民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普及和深化,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广大群众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仪式感满满,是一次精神洗礼。”石龙第三中学的学生李晓霁站在“民兵战斗英雄”张苞雕像前行鞠躬礼、敬献鲜花,向革命先辈致以崇高敬意与深情追思。他说:“要传承英雄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忘烈士埋忠骨。3月31日,黄江镇武装部组织民兵去梅塘社区烈士水库烈士纪念遗址向烈士敬献花篮。
民兵现场聆听31627部队领导介绍水库五烈士的事迹——1958年夏,因旱情严重,为缓解旱情,黄江镇田心农业社决定打开水库闸门,放水灌田。由于闸门年久未修而被铁锈淤塞,无法打开。经水利技术员观察后,在当时技术条件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唯一办法就是派人进入80多米深的出水渠内,把铁闸打开,才有可能放水。当时,农业社材料员陈容恩和教师黄微波主动请缨进渠内作业。8月23日下午1时15分,陈、黄2人勇敢地爬进渠内,但因渠内狭长而弯曲,两人进入洞内后严重缺氧,瘴气中毒后无法从洞内爬出。当地驻军的机枪连官兵闻讯赶至,指导员李廷发、副班长林德清、战士廖世全为营救人民群众生命毫不犹豫地爬进渠内,最终也不幸中毒而英勇牺牲。连队也因为3名烈士的壮举被原广州军区授予“爱民模范连”荣誉称号。为缅怀烈士的英雄壮举,当地政府将“大坑水库”更名为“烈士水库”并收集烈士遗骸,在水库山边立碑供世人瞻仰。
“听了英雄们的事迹,危急时刻,他们的挺身而出,我深受感动并且十分敬佩他们,也深深地感受到正因有这些英雄的无私奉献,爱护人民,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向英雄致敬!”女民兵巫元凤深有感触地说。
在石马烈士纪念碑前,樟木头镇委委员、武装部部长蔡群珍表示,无数先烈的英勇牺牲才换来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革命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全镇民兵干部要传承和发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切实为全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贡献樟木头民兵力量。
在东莞植物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南城街道民兵宋嘉豪说,“烈士们为了救国救民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永远铭记先烈遗志,苦练应战应急本领,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登录中华英烈网“纪念祭扫”专栏,广大市直民兵缅怀革命先烈以及陈红军、王焯冉、肖思远等卫国戍边烈士,感受流淌其间的爱国情怀,在云端为先烈点一支蜡烛、送一捧鲜花、写一段寄语,缅怀烈士们赤子之心。
……
清明时节,大岭山、东坑、大朗等镇武装部也陆续组织专武干事、民兵开展清明缅怀祭奠革命英烈活动,告慰烈士英灵,深切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重温红色历史,砥砺奋斗动力。
每一次致敬英烈、缅怀英烈,都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东莞军地把清明祭英烈活动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缅怀先烈中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东莞+-国防专刊)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