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社工作效能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2023年第一季度工作态势预警会召开
3月2日,东莞人社局召开东莞人社工作效能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2023年第一季度工作态势预警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和省人社厅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聚焦目标任务,再动员再部署,全力以赴推进2023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局党组成员、副处以上同志,局属各科室、单位负责人,各人社分局分局长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要对标高质量发展,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拼经济、抢速度,保民生、强人才。一是聚焦质的有效提升,全力以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高质量社保体系、打造高质量人才高地、构建高水平和谐劳动关系;二是聚焦量的合理增长,全力以赴稳定就业用工规模、稳健推进社保扩面、加快扩大人才规模、引导工资水平合理增长,推动全市人社事业更高质量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
会议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人社事业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组建十个工作专班,实施十项行动,以五项保障措施确保年度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一是成立十个工作专班,分别牵头深入推进人社效能化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重点工作任务,确保不折不扣落实省、市下达的重点指标任务,以及市领导调研的指示精神。二是对全年工作要点进行分解细化,明确年度目标、季度安排、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单位),落实“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三化”要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三是开展分片督导,加强督帮一体、市镇协同,强化“一盘棋”协调联动,全面提高末端执行力。四是常态化开展态势预警督办,定期对各项重点工作和十个专班落实专项工作的情况进行督查督办,推动上级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按时完成。五是开展“三化”责任综合监督,加强督办结果综合运用,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实施监督问效。
东莞人社工作效能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东莞市人社局在锚定年度工作方向的基础上,特别组建了东莞人社工作效能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十个工作专班,以“快严实”的作风大干快上,落实人社工作效能化“14510”工作思路,开展人社工作效能化十项行动,攻坚年度“硬任务”促进东莞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社工作效能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十个工作专班:
一是做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创建,推进各项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积极申报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是加快“就莞用”系统建设,综合提升“就莞用”一体化平台功能,畅通用人单位、劳动者需求反馈和政策直达渠道,打造人社对外综合服务网络窗口。
三是促进“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实施“技能人才之都”建设质量提升年行动,推动人人享有技能培训,确保每位来莞的劳动者都享有技能培训的机会。
四是做好新入职员工工伤预防安全文明宣导,打造东莞市工伤预防基地,确保及时接受培训,提升工伤参保、工伤预防、安全生产意识。
五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系统效能提升,扎实开展“五优五强”行动,加强干部职工人文关怀,提升系统执行力。
六是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进不少于1家优质人力资源机构,争取创建省级、国家级产业园,探索国资等多元化力量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
七是加快海内外招才引智,与北大等知名高校建立联系,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年内引育20万名本科生、2万名硕士以上创新创业人才、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万人以上。
八是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规范有序运行,开展“莞薪无忧”专项行动,构建前端防范、源头治理工作机制,确保劳务派遣机构数量逐年减少5%以上,逐步将数量控制在2000家以下。
九是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技工教育培养体系,加快市技师学院东城校区改扩建,争取在国赛、省赛等竞赛中获奖。
十是扩大社保覆盖与服务,“社银合作”一体化网点覆盖全市不少于300个,打造社保业务“15分钟服务圈”。
实施人社工作效能化十项行动:
一是开展人社队伍效能化行动。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和“三融合”党建模式,推动机关党建、业务、文化三融合。强化系统治理,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和分片督导机制,提高服务效能,完善“四不两直”工作机制,深入了解群众和服务对象需求和反馈,挖掘各种弱信号,持续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二是开展就业和人才政策落实年行动。落实3.0版“促进就业九条”,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9.3万人、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万人。打造便捷的政策服务模式,加强部门数据共享,推动“政策找人+数据匹配+无感服务”的服务模式。
三是开展“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行动。健全“就莞用”平台,加强需求发现、系统融合和功能实现,让“就莞用”平台成为人社部门和用户之间的交互平台。举办“春风行动暨南粤春暖”等品牌化服务活动,有效响应企业用工需求。升级“就莞用”广场,探索建设线下零工市场或零工驿站。
四是开展重点群体就业保障行动。实施“莞邑启航逐梦湾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计划,确保在莞高校应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0%以上,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6%以上,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就业。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服务机制,针对性开展“告知服务、基础帮扶、困难帮扶、风险防范”四级服务。
五是开展拓宽就业新空间行动。高水平建设松山湖、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吸引更多优秀港澳青年、优质港澳项目入驻。修订出台创业贷款贴息政策,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就业工作,落实新业态从业人员等八类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
六是开展海内外招才引智效能提升行动。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引育不少于2万名硕士以上创新人才、20万名本科以上等基础人才。做大做强引才育才平台,办好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等系列招才引智活动。完善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升级创新人才地图,加强开发应用服务。
七是开展“技能人才之都”质量提升年行动。加强技能素质提升,新增设立5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100家,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5.7万人次以上,选树25名技能领军人才,完成学历技能素质提升超过35万人次。
八是开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行动。稳健推进社保扩面,打造东莞市工伤预防基地,开展工伤预防培训15万人次。提升社保服务效能,推出“社银合作”模式,打造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加快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市民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
九是开展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发展行动。办好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行区,实施“园聘行动”“莞链计划”“毓秀计划”,促进优质机构与企业深度对接。加强劳务派遣机构和重点用工企业规范行为宣贯,实施劳务派遣“减量提质”工程,坚决查处无证无照等违法违规经营。
十是开展就业收入和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提升行动。强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责任落实,常态化开展“莞薪无忧”专项行动,落实劳动关系领域问题线索“6小时、12小时”即办机制,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