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和基层和谐稳定。近年来,东莞坚持科学谋划、整体推进,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打造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亮点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走出了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几十张红凳子摆成一圈,茶山圩社区两委干部、茶山镇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驻村干部、社区群众与企业代表团团围坐,一个简单的议事会场就这样建在了一家企业的院子里。这种议事方式在茶山圩社区开展了多年,是社区依托茶山镇“1+5+N”驻点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协同共治联席会议机制、“党建+居民自治”模式打造的居民议事党建品牌,深受群众欢迎。
“大家都像一家人,有什么事情可以提,要改的就改。”茶山圩怡华南路二巷居民陈叔告诉记者。
茶山圩怡华南路二巷居民邓姨表示:“有事就提出来,帮我们解决了,这是为我们服务的,肯定喜欢。”
为推动基层和谐善治,各镇街(园区)因地制宜,各出妙招。例如横沥镇在全镇17个村(社区)建立了村居共治协会,以“协商+共治”理念,打造“多元协商议事共治”模式,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至今,该镇村居共治协会组织已开展议事协商、社区共建等活动达441场,惠及数万群众。
“每个人对村居的意见,可以在会议上进行提出,一起去讨论,得到比较完美的方案,去解决这些问题。”横沥镇新四村村民周小柱表示。
横沥镇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蓝天珍表示:“共治协会的成立,就是希望有一个平台,让他们有一个地方讨论问题,有才能的人在这里做服务,有问题的也在这里反映出来,一起去解决问题。”
近年来,东莞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东莞的意见》“1+N”系列政策文件,以及《东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末端下沉、服务管理向流动人口延伸、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迈进,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茶山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妍妍表示:“社区工作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都是看起来比较琐碎的小事
但是这些琐碎的小事关乎着千家万户,关系着社区里每一家工厂企业,把这些小事解决好了,整个社区才能和谐稳定,有好的大环境。”
随着各项工作的落细落实,东莞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城市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蝉联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连续五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并实现了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六连冠”,全力打造大湾区和谐善治新高地。(记者 蔡先艳 袁伟星)(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