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大岭山百花洞广场上,百花洞战斗遗址纪念石碑静静地矗立着,见证了80多年前那段峥嵘岁月。1941年6月10日晚,日军联合伪军兵分两路准备进犯大岭山,却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被困于百花洞的一处荔枝林无法逃脱,最终伤亡惨重。这场战斗,日军哀叹为“进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
百花洞战斗的背景与过程
百花洞村位于大岭山山脉东侧,背靠马山,是一个天然石窟多不胜数的地方,是游击队藏身战斗的好地方。1941年夏天,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在此与日伪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1941年6月10日,日军400余人及伪军200余人在日军大队长长濑的指挥下,兵分两路袭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百花洞村,企图消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曾生大队长在得知日伪军的企图后,部署了3个中队200余人及自卫队近1000人埋伏在百花洞村周围高地。
11日拂晓,日伪军进入百花洞村,遭到游击队的突然伏击。游击队在自卫队的配合下,迂回至百花洞村以西大环一带山地,切断日伪军退路,形成包围。日伪军两次施放烟幕掩护突围,均被击退。附近几个村的群众也纷纷敲锣打鼓助威,用鞭炮吓唬日军。
12日下午,日军派出步兵、骑兵1000多人前来救援,并出动飞机掩护,被困日军才得以逃脱。
战斗的意义与影响
这场两天一夜的战斗,击毙日军长濑大队长,毙伤日军官兵50余人,缴获长短枪10余支及弹药辎重一批,抗日游击队和抗日自卫队共伤亡10多人。百花洞战斗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东江抗日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扩大了我党我军在国内外的政治影响。
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昔日的战火纷飞早已烟消云散,如今的百花洞村已经变成了一个高楼建筑、厂房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繁荣的现代活力新农村。大岭山镇近年来充分挖掘和利用大岭村的革命文化资源,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以红色文旅带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让旅游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增长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众多游客沿大岭山镇红色文旅路线来到百花洞村参观。红色记忆与村庄发展交相辉映,展现出一个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新百花洞。冲锋号雕塑依然昂首向天,仿佛在召唤后人铭记历史;浮雕墙上跃动的身影,诉说着永不褪色的英雄故事。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时代的号角,让我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奋进新征程,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