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市大朗镇的防汛救灾战场上,应急管理局三防工作者廖书铭以"通信兵""战斗员""宣教生力军"的多重身份,诠释着新时代应急人的责任担当。从迎战台风"苏拉"到处置二十年一遇特大暴雨,他始终冲锋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专业与汗水守护一方平安。
作为三防"通信兵",廖书铭是精准传递信息的"信息尖兵"。凭借气象专业背景,他建立起覆盖全镇12个重点部位的数据监测网络,日均处理气象、水文预警信息超200条。在2023年"苏拉""海葵"台风叠加来袭期间,他连续48小时值守指挥中心,优化设计的三防日报快报系统使决策响应速度提升40%。今年8月特大暴雨中,他第一时间签发预警指令,联动28个村(社区)转移安置群众284名,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险情突发的第一线,廖书铭化身"逆行者"冲锋陷阵。2023年9月台风"苏拉"登陆时,他冒着齐腰深的湍流,在杨涌村筑起防汛沙墙,挨家挨户劝离群众。最惊险时刻,他弯腰背起80岁独居老人横渡激流,最终带领"大朗应急先锋队"安全转移近百名被困群众。这位曾获市应急系统技能比武第一名的"多面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哪里有险情就冲向哪里"的誓言。
作为应急"宣教生力军",廖书铭致力于提升全民安全意识。他制作的防汛科普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50万次,创新开展的"安全工具箱进社区"活动覆盖群众3万人次。在2025年"荔香青年说"演讲比赛中,他以《暴雨中的守护》为题,用亲身经历讲述应急人的使命担当,最终斩获一等奖。正如他在演讲中所说:"预防是最有效的救援,多一份科普就能少一分危险。"
从深夜监测数据的执着坚守,到洪流中背负群众的果敢逆行,再到宣讲台上的倾情投入,廖书铭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职场新人到应急骨干的蜕变。他主导设计的"三防指挥三维可视化系统"获省级创新奖项,个人也先后荣获市防汛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正如大朗镇应急管理局负责人所说:"有他在的战场,我们就多一分决胜的底气。"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