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5年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东莞市松山湖松木山水库与沙田镇穗丰年水道从全省15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两项殊荣的背后,是东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缩影。
松木山水库作为松山湖科学城的重要生态屏障,曾因早期开发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当地创新构建"市一流域园区"三级协同治理机制,通过截污控源、生态扩容、智慧管控三措并举,使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Ⅲ类标准。如今42公里环湖碧道串联起湿地公园、科普展馆等节点,年均接待游客超386万人次,实现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有效转化。
与之形成呼应的穗丰年水道,地处东江南支流与狮子洋交汇处,承载着疍家文化千年记忆。沙田镇创新"规划引领-铁腕治乱-统筹修复"治理路径,拆除沿岸违建23万平方米,清淤疏浚河道18公里,恢复红树林湿地32公顷。通过打造龙舟竞渡、疍家渔歌等文化场景,推动水岸经济蓬勃发展,形成"治水惠民、以水兴城"的良性循环。
两市河长办数据显示,松山湖片区已建立跨镇街联防联控机制,累计整治入河排污口87个;沙田镇则创新"河长+警长+检察长"执法模式,查处涉水违法案件17宗。两地均将水体治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松山湖依托松木山水库打造千亿级水经济产业集群,沙田镇沿穗丰年水道布局临港现代服务业,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多元转化。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指出,东莞的治水实践突破了传统"就水治水"模式,通过构建"水域治理+产业升级+文化传承"三维体系,为高密度城市群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创新样本。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水网连通工程的推进,这种"生态赋能发展"的治理经验有望在更大范围推广。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