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下午,东莞市慈善会第四届慈善公益项目创投活动启动仪式在市民服务中心举行。本次活动设立3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面向全市社会组织公开征集公益项目,重点支持为老服务、助残服务、青少年服务等六大领域,申报截止时间为9月20日。活动旨在通过资金扶持、能力建设、跨界合作等方式,推动慈善资源精准对接社会需求,助力东莞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创投活动已成为我市社会组织成长的重要孵化器。"东莞市慈善会秘书长叶建伦介绍,自2018年创办以来,前3届活动累计投入915万元,资助114个慈善项目,直接惠及超10万人次。像"文化馆研学专线""困境儿童心理护航"等品牌项目,通过创投支持实现了服务模式创新,形成了可持续的公益生态。
本届创投活动呈现四大创新亮点:在资金支持上构建"5万+10万+15万"梯度资助体系,计划资助46个项目(含34个5万元档、10个10万元档、2个15万元档);在培育机制上首创"资金+培训+指导+评估"全链条支持模式,组织12场专题培训及专家一对一辅导;在成效评估方面建立资金使用追踪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执行效能进行动态监测;在资源整合上搭建政企社合作平台,推动20家企业与公益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特别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力。"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如南表示,今年申报项目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聚焦特殊群体精细化服务,如针对视障人士开发的"无障碍数字阅读平台";二是注重技术创新应用,如运用AI算法提升独居老人照护效率的"智慧康养监护系统"。
申报指南明确,凡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且近三年年报合格的社会组织均可申报,同一机构最多可获选2个项目。已获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材料提交可通过邮箱dsjgyct@163.com完成,电子版材料接收截止时间为9月15日。
随着启动仪式落幕,46个入围项目将在未来6个月内接受全程跟踪督导,最终实施成效将纳入社会组织信用评价体系。东莞市慈善会会长甄瑞潮表示,希望通过创投活动培育更多"种子型"社会组织,推动慈善事业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转变,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向善力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