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清晨,钩机的轰鸣声划破南阁东五路的宁静。随着生锈铁棚被推倒、散养家禽的围栏被拆除,困扰南丫村二十余年的集体土地顽疾迎来根治时刻。在道滘镇全域灭蚊攻坚的号角声中,该村将虫媒防控与土地整治深度捆绑,短短四天让2.2万平方米闲置地重焕新颜。
历史沉疴:两大地块廿载困局
南阁东五路1.2万平方米地块系二十年前分剩宅基地,逐渐沦为村民堆放杂物、种植蔬菜、圈养家禽的"灰色地带";卫屋公园对面1万平方米土地因政策调整长期荒置,滋生蚊虫的积水洼地与废弃物堆积成卫生死角。这两处蚊媒孳生重灾区,既是集体资源流失的痛点,更是登革热防控的盲点。
破冰三步:柔性劝导与铁腕清整
8月3日起,村委挂出作战图:先由干部逐户走访占用土地的村民,协助转移家禽、处置废品;对拒不配合者发放限期清理通知书。三天人文关怀铺垫后,8月6日钩机开进现场,一次性清除56处简易棚屋与堆积十余年的垃圾山。过程中保留村民栽种的部分果树,平衡整治力度与民生温度。
双重效益:从蚊虫温床到民生空间
清理后的土地裸露着新鲜红土,昔日污水横流的景象彻底消失。南阁东五路地块上遗留的农具棚变成平地,卫屋公园对面丛生的杂草被连根铲除。村委正规划将两处地块整合为健身广场与生态停车场,"既终结了每年雨季蚊虫肆虐的噩梦,更为村民腾出跳广场舞、办市集的新空间。"驻村防疫专员指着设计草图解释。
当最后一批建筑残渣被清运离场,南丫村党总支书记站在平整的土地上拨通了规划院电话。这片承载过二十年纷争与蚊患的土地,将在秋冬季变身为配有透水地砖与雨水花园的社区公园——蚊媒防控的攻坚战,意外打通了集体资源盘活的任督二脉。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