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退休的黄女士曾为繁杂手续发愁——养老退休、医保核定、公积金提取分属不同部门,流程材料无从下手。如今在东莞政务服务中心审前服务区,工作人员根据她的情况生成专属方案,只需一次提交材料,最快两个工作日即可办结所有退休业务。这是东莞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缩影,退休业务办理时限和材料压减近60%。
今年弹性退休政策实施以来,市人社局编制9份业务指引,组织覆盖全市经办机构的专项培训。通过"东莞社保"公众号动态更新知识库,推送48万条养老保险政策信息。关键突破在于重构流程:将退休申请前置事项整合进"退休一件事"系统,建立材料集中收取、业务并联办理机制,彻底解决群众多头跑难题。
技术赋能成为提速关键。截至6月底,"东莞社保"公众号实名用户达443.98万,累计推送社保信息389万条。创新开发的8项养老保险智能审核模块,运用"智能识别+自动审核"模式实现7×24小时初审。目前已在镇街试点测试月定期养老待遇核定、弹性退休审核等高频业务,后续将优化校验规则提升精准度。
针对特殊群体,市人社局联合银行、社区构建"认证+慰问+保健"服务体系。开展81场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宣传活动,服务1822名高龄、残疾等特殊人群。在百岁老人探访中同步完成资格认证,让服务更有温度。
未来四大升级路径
流程持续优化:通过全流程测试检验业务堵点,简化非必要环节
精准信息推送:搭建大数据平台实施标签化管理,12月底前实现430万实名用户覆盖,推送养老保险信息不少于50万条
智能审核深化:升级RPA与OCR技术,在多镇街模拟海量数据测试,动态修正审核规则
无感认证扩面:通过人脸识别、就医结算等数据共享,将"无感"养老认证比例提升至70%以上
从"多头奔波"到"一窗通办",东莞退休审批改革将政务服务延伸到百姓生活的最后一公里。当黄女士在窗口递交材料的瞬间,她不仅告别了繁琐流程,更见证着法治东莞建设的民生温度。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