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面社区活动中心的榕树荫下,指纹采集仪的金属托架还留着民警掌心的汗渍。7月8日晨光中,四顶蓝色帐篷支起流动户籍站——拍摄区的补光灯照亮邓阿姨的银发时,信息核验区的警务通终端已打印出她的换证回执。"从坐下到拿单正好十分钟!"她摩挲着回执上新拍的证件照,身后排队人群沿着树荫蜿蜒成三道折线。虎门公安分局的移动服务组将二代证办理拆解为流水线作业:拍摄区相机快门声每分钟响起六次,指纹核验区民警手把手帮老人矫正按压力度,待办的500余本旧身份证在保管箱里垒成方阵。
在临时搭建的核验区,技术民警小陈的平板弹出预警:某位居民的指纹因常年劳作已严重磨损。他立即开启备用方案——从密码箱取出特制印泥,将拇指纹路放大五倍拓印在辅助膜上。"这是为渔村老人定制的解决方案。"汗珠顺着他调试光谱仪的脖颈滑落,背后公告板张贴着"磨损指纹采集九步法"。现场最忙碌的是材料转运员,他的电动车尾箱装着当日第47份加急档案,正驶向三公里外的制证中心。
当夕阳拉长指纹录入区的投影,保管箱里旧证数量降至两位数。公安分局负责人清点着设备清单:可折叠背景布、手持光谱仪、移动保管箱正被装入特制拉杆箱。"南面社区是今年流动服务第五站,"他指着拉杆箱贴着的列车时刻表式路线图,"下一站威远岛已预约了238位渔民。"暮色里离场的民警背后,社区宣传栏新贴的告示正被居民围观——下月轮渡码头将增设夜间办证专场,为晚归的渔船主人亮起办证灯。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