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暮色初合时,东莞市文化馆实验剧场飘出童声合唱《父亲》,"太阳之花"少儿声乐团的孩子们攥紧话筒,舞台灯光将前排观众脸上的泪痕照得发亮。当"火柴盒"歌手王如华唱响《单车》第一句,台下穿橙色工服的环卫工老张突然捂住眼睛——歌词里"难离难舍想抱紧些"的父子单车画面,正撞上他二十年未见的故乡记忆。这场由邮政东莞分公司与龙舟农业园联袂助力的父亲节音乐会,用十二首时代金曲织成情感网,在素人访谈环节迸发最大张力:外卖员展示父亲用摩托大梁改装的送餐支架,作家温雄珍朗读手写信件"您用锄头在工地刻出我学费的刻度",全场静默中只听见相机快门的颤抖。
枝昌农业园的冷链车此刻正驶入后台通道。带着晨露的荔枝被分装进竹篓,每筐都插着"致2亿分之一建设者"的桑皮纸标签。"清晨四点摘的桂味,冰袋能保鲜到音乐会结束。"负责人将红艳果实递给刚结束访谈的快递员小方。而在剧场明信片书写区,三百张定制邮票被迅速领空,七岁男孩垫着节目单画下戴安全帽的侧脸:"爸爸修地铁三年没回家,但他说隧道贯通时就带我去香港。"邮政专员老陈核对着广东省内地址,发现最远的收件地是湛江渔村:"这些手写祝福,明天就能送到父亲们的船头。"
当《小美满》的旋律响起,舞台大屏切换出城市剪影:环卫工老张收到女儿寄的明信片正咧嘴憨笑,荔枝篓的竹影映在剧场落地窗上。文化馆馆长接过话筒宣布延时闭馆,场外星光邮筒在夜色中亮起柔光——这个父亲节,东莞用荔枝的甘甜与墨迹的温度,完成了对沉默父爱的双重礼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