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东江水面被三十盏探照灯照得通明。中交四航局技术员老梁攥着对讲机紧盯江心,当红色启动按钮被按下,搭载国产凿岩神器的工程船猛然震动——重达120吨的液压锤头破入江底,瞬间激起的白色浪柱高达十米。这记砸向中风化岩层的重锤,宣告东莞首条沉管隧道跨江通道工程正式启动水下攻坚,14.5万立方米坚硬岩层将在这台全球首创的凿夯一体机下化为齑粉。
"曲海桥墩最近处仅隔80米,传统爆破等于在市政管网旁点炸药。"项目总工张工掀开设计图,江底剖面图上密布着输气管线和光缆标识。更棘手的是桥梁限高卡死大型设备进场通道,逼得团队耗时九个月自主研发新装备。此刻操作舱内,九零后工程师小陈正调节液压参数:"锤击频率每秒三次,每次冲击力相当于五十辆重卡同时撞击。"监控屏显示岩层裂隙如蛛网蔓延,而岸边振动监测仪读数始终低于安全阈值。在智慧工地指挥中心,江底三维地质模型正实时更新凿岩进度,橙色岩体在屏幕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
三百名建设者的安全系于"数字孪生"系统。技术员小刘的监控屏突然弹出红光预警:3号作业区有工人未系安全绳。镜头拉近放大,智能安全帽的定位芯片将人员坐标精确到厘米级。在深达28米的南岸基坑,预制沉管钢筋笼的焊接火花映亮墙上的倒计时牌——2025年3月前,三节各重万吨的沉管将由此入江。当首日施工数据生成报告时,晨光正掠过万江科创园的玻璃幕墙。这条1.87公里的隧道贯通后,南城白领驾车到万江产业园的通勤时间将从四十分钟压至八分钟,东江两岸的产业血脉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交融。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