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铺展生态长卷 六脉通山海绿动大湾区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6-06 09:06:19
 
  松山湖揭幕台上,市自然资源局工程师指尖划过防水涂层地图,夜光油墨标记的银瓶山主峰与滨海湾红树林在展厅幽光中同时亮起。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份覆盖92.95公里海岸线的生态旅游地图正式发布,六大主题线路如绿色动脉贯穿东莞全域——当工业名城褪去灰色外衣,山林河海正重组城市基因。
 
  山野密码藏于叶脉
 
  银瓶山898米峰顶,红外相机刚捕获穿山甲夜行影像。护林员老陈的巡山记录本里,润楠群落新叶尺寸比三年前增大15%,印证着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在九洞森林公园峡谷,地质学者正为"石臼教室"挂牌:这些冰臼遗迹旁的解说牌嵌有化石标本,研学少年可触摸亿万年前的花岗岩肌理。最精妙的生态课藏在密林深处——大屏嶂森林覆盖率96%的原始次生林里,香港瘰螈的产卵地成为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天然课堂。
 
  治水史诗写入碧波
 
  茅洲河清淤船鸣笛驶过燕岭湿地时,东清湖草龙桥上挤满观鸟客。摄影爱好者老周的镜头里,去年消失的紫水鸡重现芦苇荡,与对岸松木山水库的无人机水质监测仪同框。治水工程师指着华阳湖底泥样本:"镉含量降至治理前7%,才有了如今游船穿梭的水乡画廊。"而在穗丰年湿地,红树林根系监测系统实时传输固碳数据,这些"海洋卫士"正为东莞78.5平方公里海域构筑生态防波堤。
 
  乡愁基因焕活新生
 
  茶山南社明清祠堂的滴水瓦当滴落雨水,精准汇入古村雨水回收系统。村支书展示智慧云屏:三十栋明清建筑温湿度数据与厨余处理中心的沼气产量联动,实现"古建保护-生态种植"闭环。相距二十公里的横沥张坑村,"相牛文化"正衍生出新产业链——稻田里的水牛雕塑以回收汽车钢板为骨,牛背搭载的光伏板为田园音乐会供电。当夕阳掠过江边古村的蚝壳墙,修复一新的广府镬耳屋群亮起低碳灯带。
 
​  据市文广旅体局公告,生态旅游电子地图已上线"乐游东莞"小程序(二维码略)。从银瓶山巅到伶仃洋畔,当穿山甲的爪印与白鹭的飞羽叠印在同一张蓝图,这场跨越山海的绿色叙事,正重塑大湾区城市群的生态坐标。​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