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数字化政务服务改革重塑法治政府效能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6-04 08:53:34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东莞市正以一场静水深流的政务服务革命,重新定义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图景。作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标杆,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依托“数字政府”战略,将数据驱动与法治规范深度融合,彻底颠覆了传统办事模式。过去,市民办理退休社保延缴等跨部门业务,往往需奔波于人保、医保、税务三地,重复提交材料,耗时费力。如今,通过“政税协同”改革,该市在全省率先打通一体化政务平台与税务系统,实现21个税务事项的“一窗通办”。自2023年12月上线至2025年4月,仅退休延缴业务就办结88311件,减少群众跑腿近6万次,后台数据共享使信息准确率跃升至99%,办理时效缩短40%。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互联的胜利,更是法治政府“高效便民”原则的生动实践——前台统一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让“数据跑路”替代了“群众跑腿”,重塑了市民对公共服务的信任。
 
  面对“办事指南晦涩、流程规划混乱”的痛点,东莞将服务“关口”前移,创新推出“审前服务”体系。在市镇两级政务大厅,专业导办员提供“需求咨询—流程规划—材料预审—渠道推荐”的全链条导航,其中12345热线作为关键纽带,通过“热线+综窗”融合岗,实现材料预登记和预约办理。以“退休一件事”为例,申办材料从17份精简至7份,时限压缩至最快2个工作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考试中,材料不全导致的二次跑动比例从20%骤降至3%。审前服务推行后,群众平均等候时长从10.1分钟降至6.88分钟,12345热线不仅成为市民的“智慧导航仪”,更彰显了政府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的法治转型。这一模式,以精准洞察破解“办事堵点”,让法治的温情在细节中流淌。
 
  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东莞的“电子保函+电子指令”模式彻底终结了纸质保函的繁琐时代。系统直联银行与保险机构,投标人“零跑腿”即可完成申请、出函、退保全流程,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秒级”。截至2025年5月,电子保函应用率达71.84%,为企业节省资金占用333.26亿元,494家“守信红名单”企业还享受10%手续费减免。更值得称道的是,东莞主导编制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保函数据规范》于2024年成为全省首个地方标准,确保交易“无接触、零纸质、全留痕”,系统自动监测围标串标线索,筑牢了法治根基。这一切的背后,是标准化与智能化的双轮驱动——23项政务服务地方标准覆盖“一窗通办”清单和审前岗位规范,而“i莞家”平台和莞家政务自助终端构建起“10分钟政务服务圈”,607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2024年网上可办率达98.7%,区块链技术推动电子证照跨部门互认,累计减少纸质材料超120万份。
 
  改革不仅提升了效率,更践行了法治政府的核心逻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法治规范为保障。2024年,东莞政务服务满意度飙升至96.3分,较改革前提升12.5分;企业开办平均用时压至1.5个工作日,工程审批时限缩减40%。从“一窗通办”到“审前导航”,从“电子保函”到“秒级服务”,东莞探索出的“东莞样本”,正成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鲜活展示窗口。未来,这座城市将在数字政务赛道上持续深耕,让每一次服务都传递法治的温度与力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