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文学盛宴聚焦《粤食记》:美食承载乡愁 网络文学破圈现实书写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5-27 09:18:56

 
  5月25日,东莞樟木头镇"中国作家第一村"泊·文学书店内,一场裹挟烟火气的文学交锋撕开网络文学创作窠臼。作家三生三笑携现象级作品《粤食记》直面文化命题,在这场被业界称为"最具市井气的文学对谈"中,网络文学与传统出版阵营罕见形成美学共振。这部2024年唯一跻身"中国好书"的网络文学作品,以麦氏父子跨洋餐饮版图扩张为切口,将粤菜江湖的刀光剑影与湾区青年的创业困局熔铸于砂锅镬气,被评论界视为"打破次元壁的现实主义突围"。
 
  在这场持续三小时的思想煨炖中,作者聂怡颖以"野生作家"自居,自曝创作秘辛:"东莞焖鹅山鸡的油脂香能激活创作DNA,甜品铺阿婆递碗双皮奶的掌纹都是写作素材。"这位曾斩获海峡两岸文学大奖的创作者,将市井食肆的生存哲学注入作品肌理——老字号"阿茂粉店"林氏姐妹与海归餐饮新贵的碰撞,既是豉油与橄榄油的味觉博弈,更暗合大湾区新旧势力的角力密码。现场多位出版人指出,该作以"反套路"姿态解构网络文学爽文公式,将流量密码置换为文化传承命题。
 
  出版方一花城出版社编辑李谓犀利剖析:"当同类作品还在用'金手指'制造虚幻满足时,《粤食记》已把砧板剁出文化回响。"作品通过麦希明团队改良古法烧腊、重构艇仔粥美学的创业轨迹,将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焦虑熬煮成集体共鸣。作家莫华杰更断言这是"味蕾书写的非虚构革命":叉烧秘方承载的家族秘史、凉茶铺折射的阶层流动,每道菜品都成为解构时代症候的手术刀。现场读者发现,书中"深井烧鹅标准化困境"竟与东莞制造业转型形成镜像,这种文本与现实的双向渗透引发激烈讨论。
 
  活动尾声的"野生读者"环节成为意外高潮。五位临时驻足的路人用白话分享的"云吞面记忆",与作者预设的文学母题产生奇妙化学反应。某位自称"烧腊世家第三代"的95后当场质疑文化传承困境,将座谈会推向思想沸点。这种打破圈层的对话模式,恰暗合《粤食记》"厨房即战场"的创作哲学——当网络文学走出虚拟空间,在油盐酱醋中照见现实倒影,文学便真正完成了从点击量到生命力的蜕变。据悉,该书影视改编权已引发多家头部公司竞逐,东莞文旅部门正计划开发"粤食记"主题文化路线。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