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迎来两批特殊学员——东莞市政协近百名委员在此展开沉浸式研学。市政协主席郑建民率领导班子全程参与,通过"双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委员履职新动能。
在青翠的校园里,郑建民手握课程手册向学员强调:"这次培训不是纸上谈兵,每个案例都是东莞发展的现实课题。"据了解,为打造这堂"行走的履职课",市政协与校方耗时三个月联合研发课程体系,特别设置"科创走廊探秘"实践模块。
学员们的身影活跃在大湾区创新腹地:在华南技术转移中心见证专利转化"加速度",于南沙明珠实验园触摸智慧农业的科技脉搏,穿梭在滨海湾新区与松山湖科学城的实验室之间。市政协调研室主任透露:"实地考察采用'问题清单制',每位委员须带着提案雏形现场取经。"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城大(东莞)校方亮出"智库联盟"新动作。"我们已建立委员-教授联席研究机制。"党支部书记赵毅展示着校方准备的《东莞产业升级数据图谱》,"这些实时更新的产业数据,将成为委员建言的新坐标。"
结业仪式上,委员们交出的不是传统学习报告,而是87份带着泥土气息的调研方案。正如市政协副主席喻丽君所说:"这次培训是履职能力的压力测试,更是服务东莞发展的新起点。"据悉,培训班形成的《松山湖科学城产业配套优化建议》已列入重点督办提案。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