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酿造技艺与当代味觉革命相遇,一座城市的创新基因便有了具象表达。2025年4月26日,"·莞"空间联盟将启动"工业"主题微旅行路线,以翡翠宫·非遗食语·莞与寮步豆酱酱香文化园·莞为核心站点,向公众展现东莞非遗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的深度碰撞。这场限定亲子活动以"走!读点新花样"为轴,用跨界融合的文旅实验颠覆传统非遗传播路径,更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切口,为特定家庭定制文化生日礼遇。
石龙镇中山路百年骑楼群的翡翠宫·非遗食语·莞,正以空间叙事重构非遗生命力。三层立体空间分别承载非遗饮食展演、潮流文创交互与生态文化沙龙,将家酒煮咸姜水等本土技艺转化为可触摸的沉浸式场景。其顶层露天沙龙区打破文化传播壁垒,音乐会与亲子活动在百年砖瓦间自由切换,让非遗不再囿于博物馆玻璃展柜。而寮步豆酱酱香文化园·莞则用工业美学解构传统酱园,酱油雪糕与豆酱蛋挞的味觉颠覆背后,是智能工厂与古法晒场的时空对话。该空间独创的"酱香书寮"陈列300余册调味典籍,使豆酱发酵过程与书香阅读形成精神共振,非遗传承由此嫁接当代生活方式。
活动设计暗藏文化密码:仅限家庭成员含4月23日出生者的亲子家庭参与,10组入选家庭将在东莞图书馆集结,沿工业主题路线展开四小时深度漫游。主办方刻意模糊"教育"与"体验"的边界,通过非遗工坊实操、酱香特调品鉴等环节,将文化传承转化为具身认知。限定派发的生日走读礼包则暗喻城市温度——在机械复制的时代,东莞试图用文化基因重组城市记忆。
这场微旅行本质是场精密策划的文化实验。当非遗食语的三楼屋顶沙龙飘起咖啡香,当豆酱博物馆的智能屏幕投射百年晒场光影,东莞正用空间重构证明:非遗活化绝非简单的符号挪用,而是需要将文化基因植入现代生活肌理。从图书馆之城到酱香书寮,这座制造业重镇的文化野心,正在一碗姜水、一勺豆酱里悄然发酵。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