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与铜仁在2025年春季联席会议上强化东西部协作顶层设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区域协作重要指示为纲领,在粤黔两省战略部署框架下,双方党政高层围绕产业协同、劳务协作、生态经济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东莞市委书记韦皓、铜仁市委书记李作勋率领的党政代表团,联合粤黔协作工作队及两地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绘制新时期协作蓝图。
东莞方面提出"三链融合"发展策略,重点强化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跨区域整合。通过共建"4+1"产业合作模式,推动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向铜仁梯度转移,同步布局新能源、大数据等未来产业。劳务协作创新"订单式培训+精准输出"机制,依托东莞14个重点产业基地打造技能人才孵化体系。文旅融合实施"双IP开发计划",将莞香文化生态与铜仁梵净山世界遗产资源深度捆绑,联合申报跨省域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铜仁市锚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提出"绿色赋能计划",着力构建生态旅游、特色农业、清洁能源等六大生态产业体系。在东西协作框架下,重点推进"湾区研发+铜仁制造"产业协同模式,依托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创新资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飞地。教育医疗领域实施"双百人才工程",通过东莞重点院校、三甲医院组团式帮扶,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双方确立"双循环协作机制",在制度层面建立产业转移税收分成、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等创新政策。共建铜仁-东莞产业合作园升级为国家级跨省合作示范区,重点打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消费协作实施"圳品+"认证体系扩容计划,推动铜仁抹茶、石阡苔茶等20个地标产品纳入大湾区供应链体系。乡村振兴领域创新"飞地经济"模式,东莞32个经济强镇与铜仁脱贫县区建立全域结对关系。协作三年来累计实施重点项目47个,带动铜仁GDP增速提升2.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2025年计划新增产业投资120亿元,建设技能人才实训基地8个,培育规上企业50家。通过构建"东莞总部+铜仁基地"产业生态,预计到2027年形成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创造就业岗位2.5万个,实现协作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2.1:1。
这场跨越珠江与乌江的战略对话,不仅标志着东西部协作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更展现出区域协调发展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协同"的深刻转变。通过制度创新与市场驱动的双重发力,莞铜协作正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