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讯网专稿】3月5日,一场关于城市精神与性别意识的深度对话在莞城街道掀起思想风暴。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5周年纪念活动框架下,东莞故事会第七期以"文学里的东莞"为切口,邀请鲁迅文学奖提名作家丁燕展开破局性探讨。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率领导班子全程列席,见证这场文学与现实的激烈碰撞。
活动采用"仪式+对话"双轨模式,8位跨行业杰出女性获赠《工厂女孩》等著作。这一象征性动作背后,折射出东莞对女性价值体系的重新定义——从传统制造业重镇向新型人文城市转型过程中,女性角色正从"生产工具"向"文化主体"演进。莞城妇联主席张永红直言:"我们正在构建新型女性发展生态,让每个生命都能找到发光坐标。"
丁燕以近乎人类学家的严谨态度,犀利剖析其非虚构写作方法论。为创作《工厂女孩》,她曾隐姓埋名在樟木头三家工厂卧底两年,以身体丈量流水线的温度;在《等待的母亲》中,她将生育体验嫁接至革命叙事,完成对历史女性角色的鲜活还原。这种"肉身写作"的先锋姿态,颠覆了传统报告文学的观察范式。值得关注的是,东莞故事会品牌正形成独特城市叙事体系。自2022年启动以来,该平台通过音乐、影视、建筑等多维介质,构建起"可听可触的城市记忆库"。主办方透露,未来将深化"文化周末"品牌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特色文化IP。
莞讯网观点:当工业齿轮与文学笔尖相遇,东莞正在书写新型城市文明样本。这场对话不仅解构了"世界工厂"的刻板印象,更昭示着女性意识觉醒正成为城市精神重构的关键变量。在机器轰鸣与思想激荡的交响中,一座城市的灵魂正在破茧重生。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