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街道3月4日召开精神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会议,党工委委员萧健峰领衔各社区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东莞市2025年"两个文明共享计划"工作方案》展开深度破题。这场被视作文明创建"施工图"的会议,释放出城市治理体系革新的强烈信号。
会议直击基层治理痛点,将出租屋焕新改造纳入文明创建主战场,针对外来务工群体推出"小候鸟"专项关怀计划,构建"工业园区-商务楼宇-社区网格"三位一体的文明实践矩阵。值得关注的是,会议首次提出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的硬指标,要求8个社区年内建成标准化志愿服务驿站,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全域覆盖。
在机制创新层面,莞城祭出"1+N"协同创建组合拳:以街道文明委为中枢引擎,整合宣教文体旅办资源库,推动阵地、队伍、活动三大要素的跨部门共享。尤其强调新媒体传播矩阵的深度应用,要求将龙舟竞渡、莞香制作等非遗文化植入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文明友善主题宣传月"等活动增强外来人口文化认同。数据显示,该街道去年已依托"百千万工程"完成圳头城中村改造样板,今年将重点推进"科普+市集+志愿"的融合模式。2025年更规划实施文明创建"倍增计划",通过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孵化、企业文明共建联盟等创新载体,实现精神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
莞讯网观点:莞城此次文明创建部署凸显机制破局的战略思维,其"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力量重整"的三重创新,既破解了传统创建工作的碎片化困局,更构建起政企社联动的新型治理生态,为湾区城镇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莞式样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